第(1/3)頁 嘩啦啦的馬蹄聲踏過盧溝橋,當先一騎駿馬已經踏足永定河東岸。緊接著是數十名騎士跟著涌了過來。馬上人物,烏紗莽袍,腰懸利劍,英武不凡。三十多歲年紀,正是大明唐王朱聿鍵。 在他身后,長長的盧溝橋上,還有大隊的車馬儀衛,浩浩蕩蕩而行。 朱聿鍵在三年多以前就被朱由檢打發去蘭州為王了,而且還不是一般混吃等死的王,而是可以組建護衛,招募軍戶的塞王! 明朝的塞王,照著老規矩可以建三個護衛指揮使司、兩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朱由檢也參考這個老規矩,給了朱聿鍵指標——三個護衛指揮使司給折了17個千戶,兩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則總共折了3個千戶所。17加3就是20個千戶所! 理論上,朱聿鍵最多可以擁兵20000之眾! 讓一個遠支的親王擁兵20000去鎮守邊關......朱由檢的心也真不是一般的大! 大明歷史上,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位這樣的皇帝了。即便是太祖高皇帝,也不一定有這樣的器量。朱元璋封的那些塞王,可都是自己的親兒子! 不過朱由檢的心大也不是沒道理的,他知道自己能活到90歲,而即位的逆子更是能力出眾,還超過自己。朱由檢的本事都是跟逆子學的,而且還沒學全。 而逆子之后的土豪帝也是一代雄主——那可是開萬里之疆,建合眾之國的牛人啊!是開國君主,是好對付的? 朱由檢自己一代,逆子一代,土豪帝一代,這三代君王至少能混100年......在這100年間,沒有誰能靖難,想都別想! 所以讓朱聿鍵拉起20000軍戶,朱由檢也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而且朱由檢也沒想過讓唐王朱聿鍵世世代代鎮守甘肅,因為在他的計劃中,甘肅很快就不是邊疆了。 這一次朱由檢召朱聿鍵入北京,就是要商量西征察合臺汗國的事兒......所謂的察合臺汗國,其實就是歷史上葉兒羌汗國,不過他們自稱為察合臺汗國。而實際上,也的確有這個資格。這個汗國的汗室就是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臺的后裔,而且還出自東察合臺汗室,是苗正根紅的察合臺后裔。因為被烏茲別克人攻打,帶著部眾跑到西域的唐安西四鎮故地建立了政權,還接收嘉靖年間徹底淪陷的哈密衛的地盤(不僅包括哈密,還包括了嘉峪關以西的大片土地),建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汗國。 本來這個汗國和朱由檢也沒啥交集,朱由檢在東邊忙活,葉兒羌汗國在西域內訌,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朱由檢現在選上了蒙古大汗,蒙古大汗和察合臺汗國(葉兒羌)之間,又怎么能沒個高下主從呢? 而且繼承了察合臺汗國正統的葉兒羌汗國,還和金帳汗國出來的烏茲別克汗國(布哈拉汗國)和哈薩克汗國結了三國同盟,根本不承認蒙古庫里臺大會選出來的天可汗朱由檢...... 所以大蒙古和葉兒羌汗國之間,看來是一定打上一架了! 而這場蒙古人之間的戰爭,又給了大明用較低的代價收復哈密衛故地的機會,朱聿鍵就因此而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