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日本九州北部的海邊上,現在出現了一座新名護屋的城堡。 這座位于九州島肥前國松浦郡海邊上的棱堡,是在豐臣秀吉建造的那座名護屋城的廢棄的基座上建造的——原來的名護屋城是當時日本國內僅次于大坂城的第二大城堡,又在遠離德川幕府統治中心的九州。所以在關原之戰后,就被德川家康下令拆毀,只剩下一個基座還在,直到五年前德川家光才下令重建名新護屋城。 不過被重建起來的新名護屋城不再是一座禁不住大炮轟擊的日式城堡,而是一座西式的棱堡,由西班牙駐大清、日本大使德薩拉曼卡帶來的工程師負責設計和建造。 棱堡建成之后,德川家光就在名護屋城之前加了個新字,來為這座看上去非常堅固的堡壘命名,將之作為日本西南海防的根本,同時也是指揮入朝作戰的大本營。 而德川家光本人,在得知了朱由檢從西域返回后,就從江戶挪到了新名護屋城。擺出了一副要將軍守國門的姿態......守了好長時間,也沒等到入侵日本國的明朝海陸軍。倒是得到了不少大明國內鬧災、民不聊生的好消息。 其實日本國這幾年也是災害頻發,不少地方也民不聊生,但是以德川幕府為首領的日本武士階層的鎮壓能力很強,似乎不弱于大清那邊的八旗老爺。所以餓死一些農民,根本不是個事兒。 不過表面看上去穩如磐石的德川幕府也不是沒有一點隱患,而對幕府統治構成威脅的,則是戰國時代遺留下來的一個難題——武士過剩!或者更確切一些,是浪士過剩! 在天下紛爭的時代中,野心勃勃的戰國大名們是不會嫌幫自己打天下的人太多的,所以都盡可能的多養一些武士。可是這些戰國武士又大多“厚顏無恥”,哪怕主家滅亡,他們也不愿意追隨殉死,而是一直茍延殘喘到了家光治世的時代。 理論上說,這些茍延到江戶時代的武士,因為沒有主公、沒有俸祿、更沒有領地,早就不屬于武士這個高貴的階級了,而是一介浪士。 他們這些曾經的武士應該放棄不切實際的夢想,接受自己已經是平民的現實,然后去找一份可以養活自己并且向統治自己的藩或是幕府交稅的工作。 如果實在沒有謀生的手段,還可以安安靜靜的餓死或是找個體面一點的地方切腹——根據當時的規則,混不下去的浪士還是有權像一個真正的武士一樣,體面的切腹自殺的。 可惜的是,愿意像一個武士一樣切腹自殺的浪士并不多。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無論如何艱難,都咬著牙在茍延殘喘,而且還要把根本算不上武士的浪士身份和成為武士的夢想,留給他們的子孫后代。 而這些遍布日本各個角落的浪士,就是德川天下最大的隱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