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奴賊的騎兵......停止前行,擺空心方陣!” 騎著馬走在二千余名燧發槍兵后面的朱由檢目力極佳,老遠就看見代善的八百騎兵在那里擺沖鋒隊形,連忙對身邊的參謀和鼓樂手們下令。 停止前行和擺空心方陣的命令,很快變成了刺耳的嗩吶聲,穿破了戰場之上的一片喧囂,傳到了每一個燧發槍兵的耳中。原本以便步走的速度向前推進的燧發槍兵立即就停止了前進,然后就是下面的隊長、營頭們用哨子和口令下達了一連串的指令。在他們的指揮下,2000名燧發槍兵幾乎在瞬間就完成了變陣,從細細的兩列橫隊,轉變為了由三排士兵圈成的空心方陣。將朱由檢和他身邊的軍官、衛士和6門3斤炮全都圈了起來。 這變陣的速度之快,讓還在等待亂哄哄的日本兵撤出戰場(他們不離開,騎兵沒有辦法沖擊)的代善大吃了一驚。,這些南兵是怎么練出來的?難道真的和傳說中一樣,他們是從雞叫練到鬼叫的嗎? 而朱由檢看見手下的兩千燧發槍兵迅速完成變陣,并沒有顯出多么滿意的表情。實際上對線列步兵而言,這種程度的變陣并不困難。因為線列步兵是“純隊”,也就是整連整營甚至整個團的士兵,都只有一種武器......簡單自然高效,武器簡單不僅易于指揮和組織,而且還易于訓練,不必花太多的時間練習格斗,練習隊列的時間自然就多了,練多了自然就熟,上了戰場也就高效了。 另外,這些燧發槍兵的甲胄也不重(其實可以取消),戰場機動能力當然就高,變陣的時候可以跑步沖向指定的位置。 但是代善還不死心,因為他發現組成空心方陣的明軍士兵手中似乎沒有長槍! 代善知道自己老眼昏花了,可能看不清楚,于是就問身邊的兒子瓦克達,“老四,你眼神好,替我瞧瞧那些明軍步兵手里的家伙......那個是長槍嗎?” 瓦克達是代善的第四子,也是前任嫡次子——他額娘就是那個被代善宰掉的繼福晉葉赫納喇氏。他本來好好的嫡子,兄長薩哈璘死后就該他當“阿瑪繼承人”(薩哈璘和黃臺吉關系極好,在本旗之中威信很高,所以被代善選為了繼承人)。結果額娘讓狠心的阿瑪殺了,他嫡子的地位也沒了,哥哥死后,正紅旗的繼承人眼看又要落到后媽生的兒子手里...... 現在大清國是“十主共治”,旗主阿瑪不是“臣”,而是“君”,所以瓦克達的損失可大了! 不過損失再大,瓦克達都不敢和老子翻臉,不僅不能翻臉,還得鞍前馬后的伺候。 現在他就跟個大孝子一樣,領著幾十個正紅旗的白甲兵守在代善身邊。聽見代善的問題,就連忙回答道:“阿瑪,那些明軍步兵手里的家伙不是長槍......他們好像在火銃的銃管上插了把利刃。” 代善眉毛一揚,“看清楚了?真的是在火銃的銃管上插了把利刃?” “看清楚了,就是在火銃的管子上插了把刀子!”瓦克達非常肯定地說,“阿瑪,要不要沖一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