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定決心,要用一場最符合武士道精神的海上肉搏戰去擊敗明朝海軍的板倉重昌看著松倉重利,沉聲道:“松倉君,我聽說北洋諸艦,以旗艦定海號為首,噸位最大,火力最猛,船舷也最高,極難攻取。如若不能在定海號上展開接舷肉搏,而是任其穿行于戰場,我軍將極難取勝。所以此戰勝負的關鍵,就在于攻取定海號!而攻取定海號的任務極為危險......” 定海號船大,船上的明朝水師官兵的人數一定不少,自然難打。而且定海號船身高大,如果駕駛小船去靠上去打接舷,就得攀爬船身,和攻城差不多。而定海號上的明軍則可以居高臨下放銃,或是干脆用甲板炮轟擊。所以攻打定海號的任務非常危險,和送死差不多。 松倉重利哪兒不明朝板倉重昌的意思?那是讓自己接下這個九死一生的差事,可是他現在本就是待罪之身,如果不好好表現一下,回了日本國還是要死,而且死的更難看......不僅是他要死,還得把整個松倉家都搭進去! 想到這里,松倉重利一臉悲壯,大聲道:“海軍奉行,請允許我們島原武士去為公方殿下奪取明國最強的定海號吧!” “幺西!”板倉重昌滿意的點點頭,這個松倉重利雖然是個廢物,但卻是個很懂事的廢物......先是替公方殿下背鍋,現在又替海軍打頭陣。如果僥幸活下來,倒是可以替他向公方殿下求一個情,爭取免了他的死罪,再給他留個一萬多石的藩。 想到這里,他用鼓勵的語氣對松倉重利道:“去挑選250名最強的島原武士......我會命令伊豆號不惜一切代價將你們送上定海艦!” 伊豆號是一艘排水量200多噸的炮艇,這種等級的戰船在大明那邊根本不算主力艦,沒有資格列入三洋水手的“66艦名單”。但是在日本幕府海軍的“66艦”當中,卻有不少這樣的船,比如伊豆號、佐渡號、對馬號、淡路號、志摩號、飛騨號等等,都是不排水量200噸上下的炮艇。 另外,壱岐、蝦夷這兩個國因為石高太少,而且也沒什么外快,根本供不起一條西式炮艇,所以就被免除的“造艦普請”。因此日本的六十八個令國就造了六十六條西式戰船。 伊豆號、佐渡號、對馬號、淡路號、志摩號、飛騨號等六艘小船,之前都被板倉重昌留在青泥洼海灣負責支援登陸松倉重治所部。松倉重利帶領的殘兵,也乘坐他們逃離的青泥洼海灣。其中松倉重利乘坐的伊豆號是最后離開青泥洼海灣的。而伊豆號前腳抵達皮島,明國艦隊后腳就來了......不用說,一定是明國艦隊跟蹤伊豆號而來! 伊豆號上的官兵那么不小心,自然要贖罪,所以今天傍晚攻打定海號任務就只能由這條倒霉的伊豆號來承擔了。 不過話說回來,排水量只有200多噸的伊豆號還的確適合當一條“神風敢死船”。因為這條西式炮艇除了擁有軟帆,還配上了長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奮力沖刺一下。哪怕掛帆的桅桿都被打斷,也能以比較快的速度航行一段時間。 而為了防止戰船被定海號強大的火力摧毀,伊豆號上的水手還緊急的進行了一番“抗沉防火改造”,先是扔掉了船上所有的火藥(除了準備打接舷戰的鐵砲手攜帶的火藥)。然后對船體進行了防火處置,盡可能減少易燃的繩索、帆具和不必要的行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