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福寧和福安想要平平安安度過一生,就得剃度出家......而且剃度出家也不是什么壞事,可以修來世,可以登極樂(泰松是蒙古人的思維,所以不覺得當(dāng)和尚很慘),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福寧還妄想在遼東割據(jù)立國當(dāng)皇上,那用不了多久就得讓人弄死......泰松這個當(dāng)娘的,當(dāng)然不想看見自己的兒子死于非命了! 餅子已經(jīng)吃完,泰松收好了酒葫蘆,站了起來,吼了一聲:“備馬!” “嗻!” 看見自己的主子那么拼,追隨泰松的蒙古勇士和包衣甲士也沒辦法,只好紛紛應(yīng)嗻,然后收起葫蘆,抄起家伙,準備跟著泰松再戰(zhàn)。 而就在這時,忽然一陣馬蹄響動,一個蒙古騎兵從蒙古軍營的方向策馬奔來,到了泰松跟前,大聲報告:“太后,皇宮方向開過來好上萬步騎......還打著皇上的金龍旗!” 泰松猛地咬牙,緊握已經(jīng)抄在手中的鐵锏,大聲道:“走!跟著本宮去救皇上!” ...... 福寧的確往泰松這邊來了,但是他不需要泰松來救,因為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權(quán)在握的皇上了。 因為譚泰和一部分正黃旗白甲兵的倒戈,福寧就有了離開皇宮去抓更多的刀把子的力量,所以很快就把正黃旗的驍騎營掌握在手中了! 現(xiàn)在沈陽城內(nèi)的護軍白甲兵有250人,而驍騎紅甲兵則有1000人,可別小看這1250人,那可都是可以披上三層甲馬上馬下作戰(zhàn)的精英。 是整個滿洲正黃旗的精華所在! 得到這些人的效忠,滿洲正黃旗就被福寧牢牢控制了。 而在福寧得到了1200多忠于自己的正黃旗精兵之后,發(fā)動沈陽奪門之變的豪格和阿敏也帶著人馬到了皇宮門外。 這兩位說實話,也被泰松太后的戰(zhàn)斗力給搞得有點狼狽。他們本來想先一舉拿下泰松,然后再去皇宮捉拿福寧......什么“殺太后,救皇上,保大清”的,不過是喊口號,不能真這么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