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由檢都那么圣明了,當然知道大明將來的危險是缺錢! 還是缺錢! 上輩子的大明其實也缺錢,但那是低層次的缺錢。比如后世闖蕩魔都、帝都的“漂”們缺買房安家的錢,就缺個幾百萬上千萬的。而如今大明的缺錢是高層次的缺錢,就相當于欠了一屁股債的房地產公司,賬面資產多少百億的,可就是不知道怎么還欠銀行的那區區幾個億...... 上輩子朱由檢也就缺個幾百萬上千萬,只要掌握了抄家的技能,北京城內都能隨隨便便抄出來。 而這輩子朱由檢的賠本擴張簡直就是賠錢的無底洞,別說幾百萬上千萬,幾個億都不夠?。∵@可指望不上貪官了,因為大明朝的官真沒那么貪! 當然了,高層次的缺錢不會馬上要了大明朝的命,就好比后世缺幾個億的人一定比缺幾百萬的人快活。 所以朱由檢這輩子再怎么缺錢,他都可以維持一個輝煌鼎盛。如今的大明內外,有不服他的,但絕沒有誰敢覬覦他的江山。 他的敵人,只能在朝鮮半島東北的大山里茍延殘喘,只能在日本列島上瑟瑟發抖,只能在東南亞的密林間度日如年,只能在遙遠的地方發出無力的詛咒。 但是朱由檢知道,缺錢的危機,最終會讓他的帝國失去進取的精神,而且會在他這個大帝百年之后,讓大明再一次出現“仁宣之治”的局面,也就是用大幅收縮換取短暫的繁榮和安逸。 而這種“茍且”的治世一旦出現,大明天朝就已經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在如今的朱由檢看來,大明自萬歷末年以來所遭遇到的危機,其實就是“仁宣之治”開始的收縮國策的必然結果。 大明的收縮為大明的敵人騰出來休養生息和發展壯大的地盤,同時也丟掉了子孫后代所需要的土地......在崇禎看來,子孫后代肯定是越來越多的,所以眼下用不著的土地,到了后代子孫人口繁盛的時候,就用得上了。 如果這些“儲備地”丟了,短期內看來是減少了駐守和管理的壓力,財政好過了,但是等到子孫后代要種地的時候怎么辦?沒有土地給他們種,他們就只能當佃戶當貧農過苦日子,有點什么大災大難的,不就得造反了? 所以朱由檢現在的政策就是盡可能的占地盤......不管有用沒用,先占了再說! 而且要真占,不能假占,得讓大量遷移“難民軍戶”過去扎根,去生根發芽,去開枝散葉,這樣才能牢牢的占據地盤。 可是要這么干,花費可就厲害了! 首先招募和遷移軍戶就得花錢,無論是兵部管轄的軍戶還是實封王侯們所領的軍戶,都得花錢!現在大明是不缺窮人,招募不是問題,但是招來以后還得管一段時間的飯,要遷移他們還得給花路費,等遷移到了地方后還得出錢出糧幫他們安家落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