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見兩個小兄弟樂呵呵的傻樣,本來就很郁悶的朱慈烺現在就更郁悶了。 這兩個兄弟,一個是蒙古大汗,一個準備當日本天皇......而且都指望朱慈烺給他們的大計劃出錢,可這得多少錢才夠啊! 在蒙古高原這種地方建立都城和墾區......還要移民兩萬戶,還要建立直通北京和貝加爾湖的官道以及堡壘線,沒個兩三千萬的投資,這個大蒙古國的項目根本成不了。 而即便投出一個朱姓大蒙古又能怎么樣?除了背上每年至少兩百萬的補貼,以換取朱姓大蒙古的穩定,對大明來說沒有一點意義。 如果現在是宋朝,一年兩百萬能換來北方草原勢力不鬧騰,那是完全值得的??涩F在是17世紀啊,燧發槍和刺刀很快就能普及了,哪兒還有草原游牧騎兵囂張的空間? 雖然后世有些人認為得有機關槍才能讓步兵戰勝騎兵,但是朱慈烺知道那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只要燧發槍、刺刀和可以機動布署的6斤青銅炮得以普及,游牧騎兵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因為換裝了燧發槍和刺刀的步兵可以取消盔甲,而無甲的步兵在戰略機動性上是不弱于游牧騎兵的。所以草原游牧騎兵依靠戰略機動性“累死”無甲步兵是不可能的。 而且無甲步兵的戰場機動性也不比游牧騎兵差多少,耐力更是遠遠超過后者。至于火力當然更是完勝了......什么弓箭的有效射程超過燧發槍那根本就是外行話。 因為培養一個可以開硬弓的勇士的成本,比培養一個能用燧發槍擊中百步之外的人形目標的神槍手的成本高太多了! 況且,使用燧發槍的步兵在一般情況下都和機動火炮還有精銳騎兵一起協同作戰,根本不是草原游牧騎兵可以對抗的。 所以大明根本不需要一個“朱姓大蒙古”來保證北方邊疆的安全。 至于一個朱姓日本天皇......倒是比朱姓大蒙古有意義。因為在新大陸發展起來以后,日本的崛起就不可避免了! 在發現新大陸之前,日本處于全球貿易鏈條的末端,所以它是個相當封閉的島國,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在新大陸起來以后,日本就是亞洲大陸和新大陸貿易往來的樞紐了,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戰略價值非常突出,的確是大明必須要掌控的地盤。 不過朱由檢想讓朱慈炯迎娶比明正天皇,以達到掌控日本國的目的,卻是一個極難完成的任務。 因為這意味著日本武家政治的落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