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嘿嘿,你們這位大哥啊,搞錢的本事是你們倆沒法想象的!” 朱慈炫和朱慈炯這兩個大孝子離開端本宮后,就直奔西苑去陪朱由檢吃晚飯了,這會兒父子三人正在商量怎么坑朱慈烺的錢呢! 朱由檢一邊在夸朱慈烺搞錢的本事,一邊在心里面嘀咕:要不是逆子實在太能搞錢,大明的國本之位就該給“三孝子”了...... 朱由檢頓了頓,又道:“既然你們的大哥都打了包票,那么你們也別在北京呆著了,都回去整頓勛莊吧! 老二,等到崇禎十九年就讓你之國,你先從你的勛莊當中分出一萬戶,帶去鄂爾渾河畔重建和林城。余下的一萬戶,等和林城建好以后,再擇機遷移。” 朱慈炫聞言大喜,忙起身施禮道:“兒臣領旨!” 根據朱由檢給兒子們設計的“大封建方案”,大明的藩國王們之國就封都是分幾步走的,先得在長城外面、西南的群山之中或這東南的海島之上拜領勛莊,并募集軍戶(也可以從朝廷直屬的軍戶中劃撥)。在經營勛莊、統領軍戶若干年后,如果該親王表現出色,經營有方,朱由檢才會讓其之國就藩。 所謂之國就藩,就是藩王率領自己的大部分或全部的封戶,在大明朝廷的幫助下,遷往大明疆域之外的指定區域,去建立屬于自己的藩國。 而原本屬于該藩王的位于大明疆域之內的勛莊,在藩王之國就藩后,將會由大明朝廷全部或部分接管——如果該藩王沒有多余的子嗣可以繼承大明境內的勛莊,那么這些勛莊就必須全部交還朝廷。如果該藩王子嗣眾多,則可以留下一位或幾位,分領大明境內的部分勛莊。不過這些留在大明繼承勛莊的王子所能擁有的爵位,完全取決于領有封戶的多少,而大明朝廷也不會額外授予他們封戶和封賞,所以他們只能從父親的封戶中取得自己的封戶。 另外,那些失去封戶的勛莊,則會由兵部收回,并且安排新的軍戶入駐或者封給其他的功臣、皇子。 朱慈炫現在還沒有結婚,自然沒有子嗣,所以他的兩萬封戶將會悉數遷往草原。 朱由檢接著又對朱慈炯道:“老三,你先去朝鮮的全羅道,李信從日本人那里收復的地盤都封給你......朕打算在那里設立一個韓王國,你先當韓王,把你的一萬八千戶都遷過去。韓王國境內的屬民也都歸你,等你牢牢掌握了韓王國,朕就渡海赴韓,主持親征日本之役!” “兒臣謝過父皇!”朱慈炯也喜氣洋洋的起身行向朱由檢行禮。 上輩子叱詫風云的“三太子”今年才13歲,就是個半大孩子,根本不知道征服日本有多難,還以為他老子崇禎大兵一出,日本國的那位大姐姐天皇就會馬上答應嫁給他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