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檢早就明白逆子的心思了,現在只是又一次的確認而已...... 看著逆子轉身離開萬勝宮大殿的背影,崇禎皇帝的眉頭已經擰了起來,似乎不大滿意,但是又無可奈何,最后只是長長一聲嘆息。 “父皇何故嘆息?” 崇禎耳邊響起了他名義上的長子朱慈烜的聲音,這位未來的蒙古大汗,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同他的母后兀良哈大貴妃一起,出現在了萬勝宮的大殿當中。 崇禎扭頭看著他們倆,也沒有回答朱慈烜的提問,只是笑了笑道:“朕和老大說了什么,你們都聽見了嗎?老大的心思在新大陸,在東南的富裕之鄉.......根本不在漠北,更不在西域,這兩塊地盤以后就是你們母子兄弟的了,這下可安心了?” 原來朱由檢和朱慈烺兩父子對話的時候,兀良哈大貴妃和朱慈烜都在萬勝殿通往西暖閣的走廊里偷聽。而且這對母子顯然對朱慈烺這位南帝繼承人有點不大放心,擔心有朝一日再出現南帝北汗互相攻打的局面。 這兩位,特別是兀良哈大貴妃自跟隨朱由檢后,一直在帶兵,而且所率領的軍隊都是世界先進水平的。當然知道游牧騎兵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的明軍帳前十二軍已經開始換裝刺刀燧發槍了......燧發槍加上輕便機動的野戰炮,是可以淘汰沉重的盔甲和五花八門的冷兵器,從而讓步兵變得簡單、高效、靈活、耐久。 也許有人會想象蒙古勇士用輕箭遠射殺傷無甲的線列步兵,但是兀良哈大貴妃是不會有這種荒唐想法的。因為騎弓根本射不遠,而下馬用步弓進行遠射又會挨炮轟。雖然大炮轟出去的實心彈不見得能打死多少弓箭手,但是卻能讓戰場上彌漫硝煙,而硝煙又能掩護線列步兵前進。一旦線列步兵靠近弓箭手,一陣齊射就能把弓箭手打崩。 另外,即便線列步兵一方不打炮,他們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被下馬步射的弓箭手擊敗。因為去掉盔甲的線列步兵機動性很強,隊形緊密而且嚴整,可以在戰場上迅速移動。戰場機動性不比輕騎兵差太多,根本不可能傻愣愣的站在那里讓弓箭手來射。他們又沒穿著幾十斤的甲,完全可以在戰場上進行較長時間的奔跑,甚至可以頂著弓箭手的箭雨發起沖鋒! 而能夠在火槍射程之外進行精準射擊的神箭手數量是很少的,肯定沒有配合線列步兵作戰的使用線膛槍的散兵多。 所以下馬步射的蒙古人也就是打個齊射,靠火力覆蓋殺傷對手。而弓箭在射擊遠距離目標時必須用拋射,而不是直瞄的技術——要直瞄也不可能啊,站在第一排的能直瞄,站在后面的都看不見目標,怎么瞄?所以下馬的弓箭手集群很難打擊快速移動且陣列單薄的目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