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維義一聽,再定睛朝著這名白凈書生打量了一番,笑著說道: “呵呵,陰陽如何無別?陰數如地,陽數如天。天地互體而同源,天地對立而化萬物。如此說來,天地乃是互為表里,那天大還是地大?” 這白面書生一聽,欣喜說道: “聽先生之言,猶如醍醐灌頂,令小生我可謂是頓開茅塞呀!不過……先生,如今你在此處官邸之內設壇講學,而你講的這些個道理或許并不是某些人想聽見的東西。因此……先生千萬要小心保重。” 武維義一聽此話,頓時提高了警覺,嚴肅著臉問道: “你……究竟是何人?” 那人又湊上頭去小聲說道: “小生在此聽講多日,知先生乃是當世大賢。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若他日有難,可盡管持此絹前往此處,到時自有他人相助。” 話一說完,只見此人留下一條頗為秀美的絹布,卻還未等武維義看清上邊繡了些什么,那人便已經立刻起身離去了。武維義見那人已經走遠,已來不及追趕。只在手中端起了那一方手絹,里里外外的細看了一番。只見此絹帕上的圖案雖是簡易,卻也是足見用工之人的巧奪天工,眉目傳神。具體繡的乃是幾名游牧打扮的人背靠著一處城墻販馬的一幅市井景象。 “墨弟,你可認得此處?” 墨弟原本正在整頓堂下席案,聽到主子喚他,便湊過去瞧了一眼,不經意的說道: “哦,這地方我認得,乃是幾名羌人開的販馬行,巴蜀之地不產良馬,但是貿易通商又要以馬為主,因此在這里城西,多聚有羌人販馬。嘿嘿,這些景象呀,不足為奇。” 武維義聽罷,也只是搖了搖頭,還是不明其中含義。正在此時,只聽門前侍衛來報: “先生,據報,王子殿下的車駕正往官邸趕來。” 武維義又是心中一驚,將絹帕隨手置于案上便出門迎接王子車駕去了。還未走出院子,只見王子疆已經來到了門前。武維義趕緊上前作揖言道: “武維義見過王子殿下。” “上仙免禮,嗯?原來上仙姓武名維義?” 王子疆疑惑的問了一句,武維義則回答道: “哦,在下本也只是一介平民,之后上青城山尋仙拜師,偶遇金烏大神下界巡查,受其點撥一二,這才得道升仙。” 王子疆聽了不禁點點頭,感慨道: “上仙原來還有這番境遇,真是讓人羨慕不來呀!” 武維義也是沒有想到,他這幾次三番的裝神弄鬼竟如此好用,心中有些竊喜,卻不可溢于言表: “王子殿下,請問今日登門拜訪所為何事?” 王子疆笑著揮了揮手,回答道: “無事,只是這幾日軍務緊急,不及抽身來探望上仙,昨日才揮師凱旋而歸。因此今日得空,特領著這些我蜀中的名士,一同前來拜訪上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