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維義聞得墨翟此聲,便是回過頭去,與他回道: “哦?墨翟是有何事不明?” 墨翟便是向武維義請問道: “如今我等替朱提侯是立此大功,我等何不就此直接找他借兵,會盟蜀中各部興師面北,討伐雅爾丹?若是如此,既能解蜀國之危,又不必千里迢迢去往夜郎搬弄救兵。豈不是兩全其美?” 杜宇聽了墨翟如此說道,雖說心中只覺得此番謀劃不甚踏實,卻也一時之間說不出來究竟是哪里不妥。于是二人便是都朝著武維義看去,不知武維義又會有何種盤算。 只見武維義卻是與墨翟微微一笑,也不直言,反倒是問了墨翟一句: “呵呵,正所謂‘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墨翟,你我同在郫城之時,我也曾是與你略略說起過周邦之事,可還曾記得我曾與你說過一則‘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之故事?” 墨翟細想了一番,回答道: “大哥教誨,墨翟如何敢忘……那重耳貴為晉國公子,卻是被宮中驪姬所害。于是逃亡在外十九年,最終得還繼承大統……但是,如今的蜀國之局又與晉國文公之局有何異同?墨翟愚鈍,實不得而知了……” 只見武維義又是淺笑一聲,便是甚為玄妙的與他二人說道: “雖是二局,卻是同屬一理!” “哦?!此言怎講?” “昔者,重耳乃得秦穆公之力,才得以還朝而繼承大統。便是巧取外力攝之,而避了內禍。倘若是借由宗室之力,或許是有可為之機,但是即為同宗一室,事成之后免不了邀其封邑賞賜,只恐日后終將是尾大不掉,留有后患……而蜀國先王執掌宗廟多年,此間利害想必也是早已算計得清清楚楚,因此才是讓武某是領著宇兒投奔夜郎而去!” 墨翟聽了武維義的這一番說道,只見他是頻頻點頭稱是,這一層的緣由,若不是武維義從中提醒,他卻又如何能料想得到? 而當杜宇又聽得自己的父王原來是早已替她謀劃好了出路,卻不免又是有些悲傷了起來: “父王……請您一定要保佑宇兒……還有武郎……我們必會替你……光復我蜀國之基業!” 如此一行人走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是在戌僰的帶領下,來到了宮中的主殿之內。 “公主殿下,主公已在殿內等候多時,還請各位入殿一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