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的武維義和杜宇,無論如何都是不敢不信,只憑這區區十五日之內,卻是如何能夠筑起一座新的城墻? 只聽墨翟此時卻是笑著與武維義和杜宇說道: “大哥,你看此處兩側山麓之地勢可謂是陡而不急,可于兩側山壑之間各開出一條滾石道來!隨后再命人就地取材,于山中采石,隨后以滾石道,將其滾落于山腳之下,如此便可在前方就地筑起一座石壘。隨后,再命人將其外墻剖面修葺平整,取鑿下的石料再是直接用于填埋空漏……如此不就是一座石墻了?” 武維義聽得此計,隨后又是向著兩側的高山看去,但見山勢中段,卻是頗為陡峭,人畜難行,便又是向墨翟問道: “若按你所言……于兩側山麓作一滾石道,將山間采石卸聚于一處,或許確是可行!……不過,這兩側山麓一眼望去,其人畜皆是難登,卻又有何法可登上山去?而且,即便能登上山去,這傾泄巨石的滾石道卻又當如何開辟?” 墨翟卻只是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這有何難?無非是逢山開路,罷了!” “逢山開路?此言何意?” 武維義卻是不解其意,便又急忙問道。墨翟也不賣關子,直接便又與武維義解釋道: “此處兩側之山麓,山勢皆為先緩后陡,因此可于緩坡先挖開一地渠,一路挖至山下采石處,隨后便可就地采石,采出石料便經地渠輸送,待一處石料采畢,便自然而然又成了另一處采石處的地渠。如此反復即可,卻又何必要舍近求遠,千辛萬苦的爬上山麓去取石料?” 武維義一邊聽著,一邊朝著兩側山麓看去。果然是正如墨翟所言,這兩處山麓的山腳之下的緩坡,是呈現了圓形環抱的樣貌,的的確確便是極佳的天然采石場。武維義見狀,對墨翟的這一番盤算才算是徹底的心悅誠服了。 “墨翟思慮確是極為周全......如今既然已是有了對策……那就煩勞宇兒這便持印前往役所征調民役,爭取及早動工!” 于是,杜宇便是持著朱提侯的印綬,這幾日便是一直待在役所內征召民役。而武維義,則是隨著墨翟一起留在城樓,將召集起了城中的十幾名石匠,籌劃起具體該如何開山造城之。 …… 待一日過后,杜宇那邊便是在役所內,征召了民役數百,將他們遣去與武維義他們是匯合一處。而武維義和墨翟此時也是不敢再耽誤工夫,雖是如今勞役尚少,但也是緊羅密布的開始挖渠動工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