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姐,二姐還沒好嗎?” 姜煙往灶膛里塞了一把柴,掀開鍋蓋用勺子攪動著鍋里的米粥,陣陣香味在廚房里散開。 “小川去洗臉,你二姐剛退燒,今天在家里休息一天,明天再和你一塊去上學?!? 姜川今年八歲,還在讀一年級,暑假過后就會升入二年級。 學校就在河西村,是周圍的幾個村子在七八年前一塊建的,學校很簡陋,冬不防風夏不防暑的,而且學校里的學生也基本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少能正兒八經的待在學校里安心讀書,大部分時間要么就是被家長偶爾留在家里,背著竹篾筐撿牛羊糞便,要么就是自己跑出去漫山遍野的尋摸能入口的玩意兒。 孩子們的家長倒是很少管,畢竟送孩子們去讀書,就是為了不讓孩子在家里調皮搗蛋,而且這邊孩子們讀書也不用交錢,只需要在年底算工分的時候,給學校的老師一點工分就可以。 至于學校的老師,全部都是城里來的知青,他們來到農村有的是家里成分不好來避難的,有的也是政策上,每家必須要有一個下鄉名額,才不情不愿的來到這貧瘠的農村,作為城里的年輕人,他們哪里能干的了種地這種活兒,因此在村辦小學里教書,就成了知青們中間的香餑餑,畢竟當老師不需要干活,只需要教導孩子們讀書就行,很輕松。 為此,最開始不少知青來到這里,為了這個教書的名額,明里暗里的不斷過招,可謂是精彩紛呈。 早飯做好之后,姜煙給弟弟盛了一大碗米粥,還有一塊玉米餅子。 “給你加點糖?!彼龔囊粋€糖罐里舀出半勺糖,放到姜川的米粥里,“上學要認真聽老師講課,知道嗎?” 姜川“呼呲呼呲”的吸著滾燙的米粥,小腦袋不斷的點著,“我知道了?!? 家里條件有限,自從父母不在了,姐弟三人只靠著姜煙的工分過日子,也虧得之前姜爸姜媽存下一些糧食和票子,不然哪里能撐到現在。 米粥在這個年代是稀罕東西,一般人家是吃不上的,大部分家庭能喝玉米糊糊就已經不錯了,這也是因為姜瑜的關系,姜煙心疼妹妹,才在前幾天,披星趕月的去了縣城里的國營商店,排了一上午的隊,買了幾斤小米回來給妹妹補身子。 唏哩呼嚕的喝完一碗甜滋滋的小米粥,姜川看著還冒著熱氣的鍋,舔了舔嘴唇,慢悠悠的就著咸菜疙瘩,吃完一個玉米餅子,這才回屋拎著粗布做的書包準備去學校。 臨走前他還來到姐姐的房間,探頭探腦的看著躺在炕上的姜瑜。 “二姐!”姜川壓著嗓子低聲喊了一句。 姜瑜沉默三秒鐘,然后才磨蹭著轉過身子,入眼的就是姜川那張可愛的小臉。 “二姐,你快點好起來,我一個人去學校沒意思?!苯ㄊ羌抑械挠鬃樱胰硕甲o著,之前可是千般萬般的不喜歡去學校。 后來父母不在了,家里只剩下兩個姐姐,姜川消沉了很久,才接受了父母去世的事實,之后就變得稍稍懂事起來。 他知道,家里指望著大姐一個人上工,若是他還不聽話,大姐心里肯定難過。 這次二姐突然倒下,大姐當時在二姐身邊哭的很厲害,姜川看著哭紅了眼眶的大姐,心里特別的難受。 姜瑜抿唇笑了,“明天就和你一塊去,你去學校要認真讀書?!? 姜川癟了癟嘴,“大姐剛才叮囑我了,再說二姐考試成績還沒有我好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