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宗昌-《民國草根》
第(1/3)頁
而在他離開之后,看似風平浪靜的濟城,就開始迎來它暴風驟雨前最后的寧靜。
由北方政府發出的一封電令送抵到了田督軍的手中。
從今日起,田督軍將被調離山東地界,前往北平擔任軍部的副部長,兼任天津守備以及駐外駐防軍隊的統帥。
其統領的兵力與在山東的相差無幾,從明面上看還是高升一步的征兆。
但是只有軍內的人知曉這有多么的坑人,畢竟現任的天津駐軍最高長官可沒有因此調離,在未來將會由他們兩個人協同帶領。
至于后續接任山東督軍的人選,在電報當中也明白的予以指出。
是張大帥的義子,曾經的馬夫,張宗昌。
聽到這人回來接任山東的軍務,田中玉當即心中一緊,此人就如同憑空出現一般,不過兩年的工夫,名聲就響徹了整個奉系。
他在第二次直奉大戰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據說手底下還有一波裝備精良作戰勇敢的白俄騎兵幫其沖鋒掠陣,好不得威風。
可是從北邊傳過來的消息,可不是由這位接任新一任的山東的督軍的啊。
依照田督軍對于張大帥的了解,那位不可能將一個不安分或者說已經開始逐漸的失去了掌控的人送到山東督軍的位置上啊。
難道說這是真愛,還是說這張宗昌其實并不是張大帥的義子,而是親生的?
想到這里的田督軍搖搖頭,那怎么可能,若真是這樣荒唐的理由的話,不說旁人,但是少帥那里就不能讓張宗昌活著見到第二天的太陽的。
所以,這里邊肯定是出了什么外人都不知道的事兒。
而這個事兒對于山東以及張大帥來說,是好是壞還真是不好說了。
要說這事不關己的人也只是在外圍推測罷了。
但是對于真正了解內情的人來說,就不太美妙了。
要說這張昌宗自打被張大帥的剿匪軍隊給收編了回來了之后,陰差陽錯的就救了張大帥手下的悍將的性命。
由著他收編了那些白俄人的功勞,直接就給他了一個營部的編制,給他發到了吉城那個地界,將那周邊的一半的鎮子給當成了他駐扎的轄區。
本想著就在眼皮子底下放著,有什么動作都是妥妥的。
誰成想這張宗昌成了一區的土皇帝了之后,就嘗到了手中有權的甜頭。
他覺得自己翻身做主的日子就要到了。
以前那些屈辱的四處逃竄的日子可不能讓它再回來了。
那么怎么能讓自己現在的好日子過的保險點呢?
那就是手中必須要有能讓人忌憚的實力啊。
因著自己收編了那些胡子以及白俄的千人的團隊,他才能被張大帥給看在眼里的。
所以若想要讓所有人都動不了他的話,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大到連張大帥都無法左右他的生死的才行。
于是,這位自認為什么是正確的就會努力的去做什么的張昌宗,自打來到了吉城這個地界了之后,他不跟旁的駐守將軍一樣,跟當地政府打好關系啊,跟當地的富商談談心啊,取得當地人民的支持啊,從而讓張大帥看到自己的能力啊……這些他都沒去做。
那么張昌宗到了吉林他去做了什么了呢?
招兵買馬。
當地人見到他一個外來的,還不是東北本地人,聽說還是胡子出身,又是給人牽馬,又是給人當凳子踩的,最后仗著救命之恩才混出了名堂的混混,還不知道這富貴能享多久呢,跟著這樣的人混是沒有前途的,所以張宗昌在當地的征兵過程就從來都沒有順利過。
這當地的兵員供應不上了怎么辦?
這還不好說啊,那就收編自己原本待著的那旮沓的土匪唄。
不過不能在初家林場那邊徘徊,因為那群原本在初家林場上工的工人竟然在張大帥擊退了他們那個土匪窩了之后,就再一次的恢復了生產,以及與內陸初家人的聯系。
也不知道那個難纏的初老爺到底是怎么運作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仙居县|
灵武市|
日土县|
乌恰县|
肥西县|
合肥市|
滨州市|
垦利县|
廉江市|
桂东县|
东乡族自治县|
隆昌县|
安塞县|
鄯善县|
牟定县|
武穴市|
肥西县|
沙雅县|
鄂托克前旗|
德兴市|
金乡县|
勐海县|
崇礼县|
嘉祥县|
崇信县|
昌乐县|
南岸区|
平乡县|
和龙市|
恩施市|
淳化县|
新竹市|
东乡县|
惠东县|
措勤县|
边坝县|
乡宁县|
昭苏县|
呼和浩特市|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