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場面一片熱烈。 此地,乃是帝國文官的搖籃,學問的圣地。 有不少老成持重的書生搖頭嘆息,亦有人出言勸阻,但又哪里制止那已經燃燒起來的情緒。 “我們玉唐,欠左大人一個公道!” “難道,我巍巍玉唐,居然不能給忠臣一個說法?!” “難道,我們要一直被蒙在鼓里?讓子孫后代,也全都蒙在鼓里?” “我們有權利讓全國民眾知道真相!” “我們有義務,還左大人一個公道!” “忠臣不該蒙冤!” “英雄不該受辱!” …… 太多太多冠冕堂皇的話語,從這些讀書人口中,慷慨激昂、振聾發聵地吼叫出來。 這些人,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說到煽動人心,一個個的盡都是一把好手! 在他們口中,上官將門罪大惡極,哪怕死的只剩下孤兒寡母,也都是死的太少了…… 而真正的奸臣左文龍,卻成了千古一圣一般,那般的高大上,顛倒黑白,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這時,馬蹄聲疾風驟雨一般的響起。 瞬時間,群眾一片騷亂。 彼端,隊列整齊的騎兵如同排山倒海急速而至,迅速包圍了這里。 有不少民眾見狀膽怯,悄然溜走,騎兵們并未加以阻攔;唯有那些滿口慷慨激昂的書生們,卻一個也沒有放走。 足足數百名士子,被包圍在高臺周遭;臺上十幾人,臺下數百人,臉上的憤慨之情猶自未散,然而其眼眸中卻已經有了隱隱的恐懼與不安。 鐵錚騎在馬上,目光森然地看向高臺上那個青年書生。 那書生昂然對視,居然毫不示弱、全無懼色。 “你是何人?你在此煽動民眾,篡改歷史,欲要何為?”鐵錚口氣森然、殺機毫不掩飾。 “晚生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孫文華是也。敢問鐵元帥你這般出動大軍,包圍眾多士子,殺氣騰騰而臨,卻又意欲何為?”這位孫文華居然反問一句。 “你煽動民心,污蔑忠良,混淆黑白,該當何罪?”鐵錚目光中有煞氣。 “晚生何曾做過鐵元帥說的那些事情。” 孫文華昂然道:“晚上作為一個讀書人,只是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而已。” 他面向大眾,仍自侃侃而談:“晚生手無縛雞之力,只是一介文弱書生;然而為人處世,所行卻盡文人之法;所謂的文人之法,便是口誅筆伐,著書立論;傳諸后世;上佐君王,下安黎民;此正是我文人志士所當為也!” 一眾書生紛紛群起應和。 不少心中明白的人都是心中一陣冷笑:這么污蔑忠良,混淆是非,居然也能說得這么大仁大義。這幫書生的面皮,倒也是足夠的了。 鐵錚攥緊了拳頭,正要說話,卻聽到自己身邊副將搶先開口說話,而且聲音洪亮,振聾發聵。 “不錯!你們文人做事情,要用文人的方式,這點順理成章、無可厚非。然而我們武人做事,卻也同樣只會采用武人的行事法門!既然你們認為,你們要抽調玉唐國的脊梁,毀掉玉唐國信仰的行為是對的;那么我們認為,殺死你們,也是對的!兄弟們上!一個不留!” 一聲斷喝之余,那鐵錚副將二話不說,徑自策馬沖將過去。 甚至連鐵錚都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卻見那副將手中長刀一揮,高臺上十幾個書生的腦袋早已齊刷刷地飛了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