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一十三章:登基大禮-《大唐第一敗家子》


    第(1/3)頁

    半個月后,李愔登基為皇。這半個月的時間,已經(jīng)在王城之內(nèi)——現(xiàn)在已經(jīng)正式更名為皇城。

    事實上,原本就是按照皇城的格局建設(shè)的。

    已經(jīng)在皇城里面,建設(shè)了李氏宗祠。

    并且將李世民、李淵還有向上幾輩的祖宗牌位,全都放置在里面。

    宗廟對一個宗族來說,可是重中之重。

    在即位之前,先讓大儒孔沖思告祭田地、宗廟、社稷。

    這孔沖思,乃是大儒孔穎達次子。

    這孔沖思,自幼也是飽讀詩書,乃是一個碩儒。

    當初李愔到黃金州來的時候,孔沖思感覺這里距離大唐,不知幾萬里遠。

    這里儒家學說,一定式微,因此,他不辭辛苦,主動跟隨李愔來到黃金州。

    為的就是傳播儒家學說,讓儒家禮儀,照耀天下。

    不過,等到了黃金州之后,孔沖思被華夏城這邊的文化改變了許多。

    孔沖思開始感覺到,好多儒家的思想,在華夏城并不能適用。

    這引起了孔沖思的反思。

    孔沖思,還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李愔。

    李愔是這么向孔沖思解釋的:“沖思啊,你想,三皇五帝時期,當時的人民是什么樣的生產(chǎn)力?”

    “百姓衣不覆體,食不果腹,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到堯舜禹時期,又發(fā)生了變化,此后,夏商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

    “這些先賢的執(zhí)政方式,難道都是一樣的嗎?很明顯,并不是這樣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先賢們會根據(jù)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隨時改變他們的執(zhí)政方式。”

    “這世上,萬事萬物,都是變化著的,哪里有一成不變的放之天下皆準的準則啊!”

    李愔的一席話,說的孔沖思恍然大悟。

    先賢的理念固然是好的,但是他們的思想,是在他們那個時代背景之下誕生的。

    未必就適應(yīng)后世的社會。

    因此,孔沖思在李愔的影響之下,成為新儒者。

    他開始積極探索適應(yīng)華夏城的新儒學。

    現(xiàn)在新皇登基大典,最合適的人員,自然就是孔沖思了。

    而李愔,則是穿上禮服,到宗廟里面,跪拜祖宗牌位。

    并且向著大唐的方向,遙拜太后。

    本來,李愔的新皇登基大典,如果能將太后接來的話,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太后的年齡大了,絕對經(jīng)不起海浪顛簸。

    因此,最終也沒有接太后過來。

    而李愔,也就只能向著大唐的方向,遙拜太后了。

    這些禮節(jié)都進行完之后,李愔開始到中和殿接受大臣們的拜禮。

    在唐朝,還有唐朝以前的朝代。

    平時大臣們見到皇上,甚至在早朝的時候,都是不需要行跪拜禮的。

    跪拜禮,是清朝之后,才開始普及的。

    但是在這種大典的時候,是需要行跪拜禮的。

    本來李愔是來自千年之后的后世,對于跪拜禮,深惡而痛極。

    李愔是準備廢除跪拜禮的。

    但是,李愔很快又考慮到,現(xiàn)在是他的登基大典。

    他現(xiàn)在,還并不是皇上。

    如果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就開始廢除大家都熟悉的禮節(jié)的話,會不會不太好?

    考慮了一番之后,李愔決定暫緩這個過程。

    接下來,李愔開始接受百官們?nèi)蚓胚档陌菀姟?

    在宮殿之外,陳列著各種樂器,有大鼓、方響、云鎊、簫、管、笛、莖、杖鼓、柏板等

    接下來,登基奏樂。

    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接下來就開始定國號和年號。

    國號,自然是早就商議好的了。

    他們決定直接沿用華夏城的名字,建立的國家,就叫做華夏國。

    年號將從新年開始,確定為華夏元年,也就是華夏一年。

    以后的年號,都將從華夏元年開始向后推算。

    至此,登基儀式完成,李愔正式成為華夏國的皇上。

    接下來,就到了封賞群臣的時候了。

    華夏國的官職,經(jīng)過李愔和上官儀的商談之后,決定仍然延續(xù)三省六部制的官僚體系。

    三省六部制,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從隋唐一直延續(xù)到明清,必然有他的可取之處的。

    后世的民主制度,還有晉升機制,固然要比三省六部制更加先進。

    但是現(xiàn)在的華夏國,還沒有實施這種制度的土壤。

    暫時,也不能采用這種制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平阳县| 武威市| 屏山县| 盘锦市| 新干县| 芦山县| 屯昌县| 太白县| 临西县| 牙克石市| 苏州市| 永福县| 原阳县| 大新县| 南漳县| 鸡东县| 密山市| 伽师县| 潮安县| 嵊泗县| 海城市| 景泰县| 隆昌县| 闽侯县| 河西区| 惠水县| 嫩江县| 环江| 岢岚县| 郧西县| 讷河市| 云阳县| 阿尔山市| 绵阳市| 会宁县| 陇南市| 青海省| 明光市| 治多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