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便遇到了村上一個萬元戶的提親。自己的父親見錢眼開,面對對方送上門來的六千元彩禮,一筆他從未見過的巨款,當即便點頭同意,想把自己許給對方。 但那時的姜梅,莫說根本就看不起那個好吃懶做,偷雞摸狗,在村里名聲極壞的萬元戶的兒子,即使看得起,那時的她已經和張小軍私定了終身,兩人對未來畫滿了無數的藍圖,她哪里會背叛張小軍,另攀高枝? 姜梅當即反對,面對強硬的父親,甚至站在深井邊以死相抗,終于逼迫倔強的父親低了頭。但她父親也提出了條件:她想嫁給張小軍那窮光蛋可以,但是得讓對方湊六千元彩禮出來,否則一切休想! 而就是這六千元,埋下了張小軍母親謝德翠對其不滿,乃至怨恨甚深的禍根! 早早死了父親,家里只有一個老媽的張小軍家里本就一窮二白,為了湊齊娶她的那六千塊錢,兩娘母更是到處借錢,以至于姜梅剛嫁過去的頭兩年,日子是相當的艱難,家里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了下頓。平時莫說吃肉,就是小菜都不一定有。因為一般用來種蔥蔥蒜苗等小菜的自留地,都被謝德翠種上了喂豬的豬草。一家人經常沒菜吃。周圍的鄰居知道了,心好的就讓他們去自家的自留地去折菜。王勃的母親曾凡玉,是叫得最多。最勤的一個,不僅讓他們到自家的后院去摘菜,有時候經常還用背簍把吃不完的蔬菜給他們背去。姜梅每每想到王勃家對她們家的好,便感念在心。后來即使家里富裕有錢了。對王勃一家的態度也是恭敬有加,從未變過。有時候張小軍碰見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王吉昌和曾凡玉,卻像大狗一樣昂頭歪嘴,視而不見,姜梅事后還會說自己丈夫兩句。 貧賤夫妻百事哀。更何況這種貧賤,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姜梅老漢兒的貪婪。姜梅嫁進張家沒多久,她就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做“惡婆婆”——教唆挑撥,無中生有,無事生非,借題發揮……凡此種種,謝德翠將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在姜梅身上輪番上演,唱完一出又一出。而姜梅,差不多是今天的眼淚干了。明天又濕;明天的眼淚干了,后天再濕??梢赃@么說,嫁進張家的頭兩年,姜梅差三岔五,就要被張小軍的老娘整哭一場。 家里雖然窮困潦倒,屋頭更有個不通情理,性情乖戾的婆婆,但姜梅卻無怨無悔,從來沒有后悔過自己的選擇。她甚至覺得自己的婆婆之所以如此的對待自己,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情有可原。家中這樣的光景。的確是她那貪財的老漢兒造成的。她就當是替自己的老漢兒還債吧。所以,對于謝德翠的明罵也好,還是暗諷也罷,姜梅始終是逆來順受。從不反駁,實在是氣得不行了,就跑到無人的田間地頭大哭一場,將心頭的心酸和委屈哭出去,然后擦干眼淚,當成什么事都沒發生一般。回到家中,該干啥干啥。 她本來就是個勤勞踏實,吃苦肯干的人;張小軍和謝德翠,拋開人品不談,也不是什么懶惰之人。兩年后,當一家人辛辛苦苦,把曾經的好幾千借款還完后,一家人的生活便慢慢的有了好轉。 張家真正的騰飛開始于大市場的殺鴨子。在大市場殺鴨子的這兩年,姜梅和張小軍一起,起早貪黑,熬更守夜,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推倒了以前的茅棚,建起了一樓一底的樓房。家中有了彩電,置了冰箱,安裝了電話,還買了一輛讓隊上鄰居無數人羨慕的摩托車。 如果說最初在家里務農的兩年對姜梅來說是“黑暗時代”的話,那么在大市場殺鴨子的這兩年,應該算是她的“光明時代”了。隨著家中經濟條件的好轉,姜梅慢慢的發覺,自己那婆婆的牢騷和怨恨也跟著少了起來,黑臉的時候少了,笑臉的時候多了。這時,姜梅也終于開始笑逐顏開,有了一種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覺得她和張小軍辛苦了好幾年,總算熬出頭了。 直到王勃家的米粉店在四方的開張! …… 這四五年的記憶,猶如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排列的老照片,在姜梅的眼前一閃而逝。她覺得自己就像做了一個無比真實的,真實到可以以假亂真的長夢,夢中的好多場景,即使已經過了好幾年,都歷歷在目,栩栩如生,猶如昨日。這里面,有開心,有歡笑,有沮喪,有痛苦,以及種種無法向人言說的憋屈。 而所有的這一切,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不論是歡喜還是憂愁,哪怕是那些讓她無法訴說,只能藏在心底,或者只能一個人蹲在無人的田間地頭進行哭訴的絕望,從此以后,都將離她而去,成為無所知曉的黑暗。五年之前,她一個人不顧一切,如同飛蛾撲火,以一顆毅然決然之心投入愛情的懷抱;五年之后,卻最終一無所有,落得一個孤苦伶仃,凄然離開的下場。她的堅持,她的那些對愛情給予的無數的憧憬和信念,現在看來,卻像是一個笑話。她不怪誰,也不怨恨誰,然而,命運為什么如此無常亦無情呢?竟然連一點點活路和希望都不留給她! 如此一想,姜梅便再次悲從中來,淚水汩汩而出,漣漣而下。 忽然,悲傷莫名的姜梅從王勃的懷中翻身坐起,面對面,定定的看著近在咫尺的王勃,說:“勃兒,我明天就要走了。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如此一別,以后相見的機會怕也是渺茫。我,我能求你件事么?” 王勃抬手將姜梅臉上的淚水揩去,又掏出兜里的軟紙給她一一拭干,最后用雙手抓住姜梅微涼的雙手,柔聲說:“說吧,梅姐。只要我能辦到的,你說什么我都答應你?!? “再和我做一次‘那事’吧……” 王勃萬萬沒想到姜梅會提出這樣的一個要求,但他只愣了一下,便反應了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