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一條條新聞新鮮出爐,瞬間的工夫,李東就成了國內紅人。 十億! 盡管李東宣布今年只會捐助五億,可大家都下意識地忽略了這個數字,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夸張一些。 而此時此刻,眾人關注的焦點也不是李東到底說捐款多少億。 新聞出來的一瞬間,網絡上,媒體上都紛紛討論了起來。 有人說李東傻了,有人說李東就是個神經病,錢多的花不完亂來。 當然,罵聲只是小部分人。 這些人也許是眼紅,也許是嫉妒,罵聲很快便在一片褒揚聲淹沒。 一個85后白手起家,艱難創業的年輕人,起家幾年的工夫就耗資巨大做慈善事業,不管是為了弘揚正能量還是為了別的,高度的贊譽是免不了的。 而且這件事不單單是媒體自發宣傳,甚至幕后還有推手。 這個推手不是貶義,而是政府宣傳部門默認了將李東神話,將李東推出來。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李東年輕,在青年一代人當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將李東神話,有利于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還有一方面,則是遠方的企業性質。 如果遠方是做的別的行業,或者與社會主流意識有抵觸,比如說地產行業,官媒不見得會愿意推波助瀾。 可遠方主要從事零售行業,社會主流對零售業并不排擠,也不敵對,這就容易理解官方的態度了。 除了這些,另外一點就是這事本身確實值得宣傳。 國內的慈善事業和國外相比,差距很大,國內很多富豪,對慈善并不是很熱心。 雖然像牛根生這些人也熱心于慈善,可相對來說,這只是小部分人。 一些大企業還好,無論是為了面子還是為了利益,對慈善并不抵觸,可國內的財富并不僅僅聚焦于這些人手中。 有很多富豪,出自于各種忌憚,又或者因為老祖宗的名言,財不露富,讓很多人死守著財富不敢露頭。 這也導致國內慈善事業,一直是少部分人在做,而多數人選擇了旁觀。 現在有了李東出手,代表意義很大。 港澳那邊先不說,內陸這邊做慈善的以前一直都是中老年階層,在很多人想法中,他們做慈善,那是因為他們享受夠了,錢多的花不完了,所以才意思意思。 而李東,今年不過二十出頭,他這個年紀可還沒到享受的時候。 這種情況下,李東耗費這么多錢做慈善事業,也給大眾帶來了一股沖擊。 原來慈善不僅僅是中老年一輩的專場,年輕人原來也能做的這么大氣磅礴! 多方面的因素綜合下,李東徹底火了一把。 比起以前,關注的多是年輕人不同,這次不少政商兩界的大人物也出來說話了。 消息傳開沒多久,商界幾位大佬就在非公眾場合下對李東一頓褒贊。 雖然不是公眾場合,可這幾人地位都不低,說的話也很快便傳了出來。 緊隨著商界大佬表態,各地政府也有領導私下發言,歡迎遠方來投資,對這樣一家具備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政府一定鼎力支持。 當然,到底是場面話還是心里話,這就難以考證了。 在李東做慈善的火爆新聞下,有一些媒體也進行了另一條報道。 “零售業兩大巨頭聯手入京!” 無論是此時的遠方,還是蘇寧,稱他們一聲巨頭,一點也不為過。 遠方獨霸江北零售市場,瓜分蘇南半壁江山,在華東地區其他地方也多有產業,這樣的企業難道還稱不上一聲巨頭? 蘇寧也是如此,雖然現在蘇寧在電器連鎖行業一直被國美壓了一頭,可不代表蘇寧實力就弱。 這樣的兩家大型零售集團,進行合作,目標直指華北,消息不可謂不大。 普通民眾不關心這個,他們在乎的是別人有多少錢,李東捐了多少錢。 可真正引起政商兩界關注的還是后面那條新聞,兩家聯手耗資三十到四十億,在京津地區投資一百家以上的門店,這才是重要新聞! 京津本來就是國內的焦點,加上有媒體報道的時候夸張了一點,說這是注定的戰爭,也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為什么說注定的戰爭? 報道的媒體先是分析了一下國美和蘇寧,自從國美并購了永樂,國內家電連鎖企業,蘇寧就成了他唯一的對手。 這兩家瓜分國內家電市場,斗起來那是遲早的事。 可為什么說遠方也命中注定會有這一戰? 媒體也給出了解釋,遠方這次進軍京津,對手不是別人,正是物美! 這兩家也可謂是恩怨已久,當初遠方并購時代,殺了物美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有小道消息說,當初物美資金鏈斷裂,就是遠方透露出來的消息,更是讓兩家撕破了臉皮。 不過之前遠方主營華東區域,物美經營華北,大家就算有沖突也殺不起來。 可如今遠方拉上蘇寧殺進了華北市場,那這場血拼就有看頭了。 都有冤家對頭,到底是物美復仇成功,還是遠方再下一城? 到底是蘇寧崛起,還是國美強勢鎮壓? 幾大排名靠前的零售企業,在京津地域的競爭,會否會給整個零售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一個個疑問,在報道中躍然而出,引人側目。 而這篇報道最后還透露了一些比較機密的事,雖然都是猜測的語氣,可在意的人一眼便注意到了。 第一,那就是華潤已經暗中和家世界接觸。 經營不善的家世界,很有可能會和華潤聯手,至于是并購還是合作,暫時無法得知。 第二,國美和物美這兩大集團,最后很有可能也會聯手。 蘇寧和遠方聯手,實力不弱,國美和物美單打獨斗,未必是他們對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