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堅守本心-《飛越泡沫時代》
第(2/3)頁
午休的時候,中川大吾在公司的書報架那里拿了本《周刊現代》,這是他每周必看的雜志,在公司內部,這本雜志也很受歡迎。
一篇篇翻過去,感興趣的就認真看完,不感興趣的就草草翻過,就這樣,翻到了川畑吉一郎撰寫的那篇《永遠青春,永遠美好的十七歲》。
“今年是南沙織桑出道十七周年。十七年前,我聽到南國來的少女唱著《17歲》,感覺到一個時代的到來。”
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吸引了中川大吾。不為別的,他學生時代,曾是南沙織的忠實粉絲。
南沙織引退十年,還能有知名的評論家在文章里提到她,中川大吾一面懷念,一面認真看下去,想知道川畑吉一郎都寫了些什么。
雖然開頭寫了南沙織,不過南沙織在文章當中類似于話引子,川畑吉一郎的筆觸很快轉到了對時代的探討上面。中川大吾不奇怪、或者說理所當然才對,畢竟這是《周刊現代》的社會版,而不是音樂雜志的樂評。
川畑吉一郎筆下寫到的時代,有中川大吾切身經歷過的時代,因而讀起來感觸格外真實。當然,也有中川大吾沒有經歷過的時代,比如川畑吉一郎寫到的左翅青年們那一節。
“左翅青年們失敗以后,學校也從之前的校園紛爭當中吸取經驗,管理制度也隨之改變,變得更加完善。
“學生們追求自由的空間被壓縮,只好老老實實服從學校的體制。雙重的打擊,使得以后的學生們身上,失去了那種希望與熱情,以及積極的行動力。”
但是,中川大吾心想,雖然他沒有當過左翅青年,但是左翅青年們失敗以后帶來的后續影響,卻也切實的影響到了他這個后來的學生——重新改革后的學校管理制度,剛剛好用來管理他這個后來的學生。
從這點來說的話,時代的確就是這樣環環相扣的東西,有因就有果。
那么,現在這個時代,是過去的因結出的果,還是為未來的果種下的因?中川大吾想道。
能夠引人思考的文章,那就是好文章。
要是這樣的話,能夠引人思考的歌曲,也是好歌曲了。當看到文章結尾,川畑吉一郎提到的森高千里的時候,中川大吾心中,首先冒出來的是這樣的想法。
隨即才想到另一件事:南沙織的那首名曲也被翻唱了嗎?還做了全新的改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防城港市|
武清区|
敖汉旗|
阿勒泰市|
赤壁市|
海安县|
辉县市|
淮安市|
九龙坡区|
邢台市|
航空|
岳阳县|
蒙自县|
绥芬河市|
东明县|
香格里拉县|
青阳县|
浏阳市|
神农架林区|
镇远县|
亳州市|
横山县|
滨海县|
金川县|
吉木乃县|
宁安市|
翁牛特旗|
上高县|
瑞金市|
定州市|
台州市|
习水县|
额尔古纳市|
承德市|
拉孜县|
郴州市|
如皋市|
淮安市|
苏尼特右旗|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