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八章 日本武士的挑戰-《民國之國術宗師》


    第(2/3)頁

    其實這不是關東軍的問題。

    東北軍主力在關外,留下來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重武器都沒有,后來都歸到義勇軍里。義勇軍的主體更是民間自發的,兵不強、馬不壯、槍一般、炮沒有。對付義勇軍這些人,也沒有使用剌刀的機會。

    來到安市,他們才知道王洪還沒有被抓捕歸案,只好帶著失望,在安市四處游覽。

    幾個人不是去了鎮江山,就是到江邊瀏覽。

    那個喜歡穿西服革履的專家津田野,從鎮江山下來,便獨自順著山邊馬路閑逛起來。眼睛隨意的瀏覽著,心里卻在研究他的槍道。

    王洪進出小房子,都走山路。他從山里鉆出來,卻迎頭看到了津田野。

    兩人面對面都有點詫異。

    王洪看到這個中年人有些不怒自威的樣子,不由的留意了一下,走路的姿勢,身眼結合的樣子,看得出,他是個高手。他猜想:安市新來的拳師?不知道是練哪家的。

    津田野看到王洪的臉覺得很熟悉,哪里見過一樣,也多看了幾眼。發現王洪兩眼有神,走路輕靈而不輕浮。心道:這個中國人應該是練過武道的吧?

    兩人各懷疑問,擦肩而過。

    王洪感覺這個人很危險,卻因一走一過,并沒放在心上,他買完紅糖,也沒多想就往回走。

    津田野走出幾百米,突然轉過來身,他終于把通緝令上的王洪與現實中的王洪對上了號。

    津田野是日本傳統槍術寶藏院流的武者。他年青時熱衷于參加各種槍術比賽,拿了無數獎項,步入中年后,一頭扎進了日本槍術的理論和實用領域,開始與戶山學校的劍術教師和銃劍術高手進行實戰層面的交流。

    日本人很迷信刀文化,日本的古代五兵是:日本刀、弓箭、長槍、雉刀、脅差。五個里面有三個是刀,長刀、短刀、加了棍子的刀。可津田野卻獨喜歡長槍。他是堅信日本槍來源自唐代陌刀,從來只認為自己沒有練好,而不認為陌刀無敵是假話。

    (注:日本長槍與中國長槍不同。中國長槍是棍子捅到槍頭后面留下的洞上,以扎為主;日本長槍是把短劍甚至長劍一樣的槍頭鑲嵌到棍子中,開門第一式,劈打。確實象傳說中的陌刀)

    如果說津田野是全日本銃劍術第一,軍隊里會有很多人不服氣,但要說他是能代表銃劍術的專家,怕是也沒人反對。因為他的實戰能力和理論能力一綜合,戶山學校的劍術教師也不見得比他強。這次出來考察,除了本校教師,戶山學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叫上他。

    日軍剌刀術是上個世紀末改良了寶藏院流、佐分利流兩個流派的日本傳統槍術而成。在改良過程中,還得到了明治天皇的內廷武道場的教師的指點。這相當于中原武術的少林寺+峨眉派+大內高手的老師,三大門派聯合創編,可以稱得上源頭古遠、血統高貴。

    這兩個流派的槍法,都擅長突剌,所以日軍的剌刀術也非常強調突剌。在具體細節上,因為制式的三八式步槍過長,所以不主張使用槍托,卻增加了腳踢的格斗動作。此外,也不知道在哪里引進了出槍時大吼的方式,這又開了干擾戰術的先河。

    津田野已經成了戶山學校的特聘教師和專職陪練,天天摸槍的人,見到王洪的手法后,手就奇癢無比,非常渴望能親自試一下。

    他認出王洪后,立刻往回走,什么叫人抓捕之類的,想都沒想,只顧要跟王洪先過下手,倒也算是真正的武士。

    兩人終于在剛才錯肩而過的地方相遇。

    津田野對著王洪說:“王洪桑!”

    他不會說中文,一字一頓,字音發飄。

    王洪立刻知道了這是個日本人。

    津田野見王洪只是盯著他看,一時想不出怎么跟王洪交流,就鞠了個躬,指向邊上居民家的木柵欄墻,就他上前找了根步槍差不多長短的木棍,用力往外撥。

    回頭見王洪站在原地,還不明白他的意思,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劍”。

    劍這個字,中文日文的讀寫是一樣的。

    王洪瞬間明白了,這個日本人的意思是讓他折個木頭當劍,這是要比武嗎?

    能見識一下日本高手的本事,王洪也熱血沸騰起來!

    做為一個武者,遇到強手,那是造化,是機遇!

    現在,在安市,甚至在整個中國,習武之人一說比試,都端著肉拳頭,想試下兵器的地方都罕見,他可不想放過這機會,何況,是這個日本人在挑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晋中市| 陆良县| 土默特右旗| 宜城市| 沁阳市| 太仆寺旗| 永州市| 东宁县| 榆林市| 句容市| 苗栗市| 同江市| 宁乡县| 涞源县| 新兴县| 会宁县| 白山市| 大余县| 新宁县| 宜君县| 观塘区| 合作市| 五指山市| 喜德县| 普安县| 外汇| 华阴市| 江北区| 田阳县| 万宁市| 永城市| 友谊县| 石景山区| 广州市| 依兰县| 收藏| 台山市| 瑞昌市| 阿拉善右旗|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