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人說,天津的混混最大特色是講義氣,守規(guī)矩,敢豁出身家性命,這是刻意美化這些混混。 前文說過流氓控制的‘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天津的流氓就叫混混,干的事情就是控制腳行、牙行、魚行、碼頭這些商業(yè)興盛之地,敲詐勒索、巧取豪奪、欺行霸市、橫行霸道、無惡不作。 從清末到民初,就被政府大規(guī)模的打擊取締過三次。 何德何能去講義氣?守規(guī)矩?是非不分了。 這些混混倒是喜歡求名聲。為爭地盤,常在人多熱鬧的碼頭處,以自殘的方式斗狠,達(dá)到揚(yáng)名立萬的目的。 比如抽紅簽,抽到了的人就上去表演“功夫”。 油鍋里撈銅錢的、滾鐵釘?shù)摹⒊嗄_走火燒鐵板的、生吞石灰的、用手攥燒紅了的煤球兒、在自己身上刻字、削自己的手指頭肉、用鐵簽子比著穿、把臉釘門框上嚇人,不要命的,就直接跳到了油鍋里,人稱炸果子。 看似勇敢,實則是,人命比草賤的時代背景下,四處招收流民的結(jié)果。 混混倒是有自己的規(guī)矩,以示與他人不同。比如站相,吊兒郎當(dāng)、依里歪斜的造型叫擺譜兒。走路也要擺英雄譜,衣襟敞開,橫甩手,前腳掌拖著地,外翻膝蓋加外八字走路。入門要先抗揍,擺個叫疊了的造型,兩手抱著后腦,胳臂肘護(hù)住太陽穴,兩條腿護(hù)住命根子,側(cè)身倒下,任人挨揍做嘴硬狀,方可入門。 他們自稱團(tuán)隊叫鍋伙,指的是大鍋吃飯結(jié)伙而行。在胡同中的找?guī)组g土房子,一鋪大炕,一群男女混居其中,中間架一口大鍋,無論搞到什么吃的,往鍋里一扔一煮,大家一起吃。 信里面提供的這些混混的活動場所和規(guī)律,也都在張六少這邊印證得到。 王洪便不再猶豫,不覺得這些人有什么可留的,狼要吃一次人,就會吃第二次。 更不覺得這會是日本人的圈套,要是日本人用這種計謀剌殺他,還不如派殺手上門哪。 于是,在等了一白天后,上半夜,他提著槍和剌刀去堵這伙混混的碼頭。殺這些混混也不為別的,只希望普通老百姓能安分的生活。 這幾天的漲潮時間是上半夜,混混收漁港碼頭的保護(hù)費(fèi),需要在船打魚歸來,靠岸的時候,才能拿到實在的東西。 岸邊一盞盞風(fēng)燈亮著,已經(jīng)有一大群的混混們夾在漁民中,挑肥撿瘦的,很好辯認(rèn)。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