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郭鵬十分擔心這場斗爭會讓他辛苦維持的平衡走向某個極端。 他更擔心從此魏帝國的經濟政策會在不同的兩個極端之間反復橫跳,毫無連貫性。 棗祗毫無疑問是開了一個很壞的頭,而這種趨勢在當前尚且不明顯,可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暴露無遺。 “接下來難做的就是皇帝了,此次風波之后,不管他是否說明,很多官員就會下意識地認為發展商業不會犯錯,阻止發展商業則是不對的,這樣的想法一旦蔓延到民間,問題就更大了。” “大父,會有什么問題嗎?” 郭承志緊張的發問。 “當然會啊。” 郭鵬看著郭承志:“你想想一路走來咱們聽到的那些聳人聽聞的事情,人性本貪,經商之后只是放大了這種貪而已,所以一定會出現很多過往不曾出現的事情。 一家兩兄弟為了誰家經商這種事情鬧到反目成仇,族人之間為了經商獲利如何分配而大打出手,甚至引來官府干涉,這都是經商之后必然會出現的事情。” 郭承志面色糾結。 “這該如何取舍?” “原本,是不需要有什么取舍的考量的。” 郭鵬嘆息道:“所謂民風淳樸,不過是與世隔絕沒有利益爭端,鄉人自給自足,自然民風淳樸,一旦引入商業和其他利益,出現貧富區分,必然引起各種丑聞。 這本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哪有什么民風淳樸路不拾遺,不過是一起貧窮別無二致,哪有什么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無非是開始發展,開始變動,有了貧富之分罷了。 沒有貧富之分,就沒有爭端,沒有矛盾,又怎么會不淳樸?一旦有了變化,有人有錢,有人繼續貧窮,必然造成對立,又怎么能繼續維持淳樸而不變化呢? 這就是人間,若要彼此和諧沒有對立,要么共同貧窮,要么共同富裕,中間任何的一種狀態都會造成所謂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討論取舍毫無意義,既然擺脫了共同貧窮,總不能掉頭往回走,唯一的道路就是共同富裕了。” 毛玠聽后愣了許久,從而沉默不語。 郭承志聽后,感覺自己的一些疑惑被瞬間解決了,不由得十分感嘆。 “原來如此,所以大父才會如此憂慮。” “是啊,我本以為可以用一些時間讓所有人慢慢接受這樣的事情,告訴所有人一切只是發展所致,魏國要往前走,必然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對癥下藥迎難而上即可。 以農為主,以商為輔,一起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跟著魏國的前進一起前進,而棗祗等人指望所有人永遠淳樸,實際上就是要所有人永遠貧窮,這難道是我想要看到的事情嗎?” 郭鵬點了點頭,背著手,一步一步的緩緩往前走,緩緩開口。 “老子所言老死不相往來之小國寡民,乃是消極避世之想法,只想所有人永遠貧窮,永遠維持在最開始的模樣,不發展,不變動,亙古不變,也就沒有爭端,這難道是正常的嗎? 這不正常,不發展,養活的人極其有限,一旦有天災人禍,就有滅絕的風險,要發展,就不能總想著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我推動西北發展商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足夠經驗之后,再把西北經驗放到其他地方,有序推廣。 到那時,咱們也能有一批懂得如何發展商業的官員,不會照本宣科,帶動各地用積累的農業物資發展商業,讓人們逐漸變得富裕起來,至少不會一旦遇到天災就釀成人禍。” “大父思慮深遠。” 郭承志十分佩服自家祖父的深遠思慮。 郭鵬只是嘆了口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