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選舉前夕(2合1)-《幕后大教皇》
第(1/3)頁
全世界的紅衣主教,樞機團的成員,只有極其少數的一小部分日常駐扎在根尼國的教廷當中。
而絕大多數的紅衣主教樞機主教,都是被分部到各個國家的首都教區當中,一般的情況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所存在的樞機主教不會超過兩到三個人,基本上都是一個人。
而像一些宗教影響力度比較大的國家,例如波蘭,奧地利,加拿大這樣的國家則會多駐幾名紅衣主教。
一些資本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會有兩個人常駐。
同時主教并不等于紅衣主教,而紅衣主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樞機團成為樞機主教。
紅衣主教可以參與大神官的選舉制度,但最終投票的裁定則是由樞機團的人來制定。
尤其在古代的時期,交通和通信并不發達的情況下,必須要保證當大神官逝世之后,樞機團成員能夠迅速的聚集在一起。
然后全世界各個地區的紅衣主教,將由樞機團的成員們選舉出新的大神官,而且樞機團的樞機主教們也可以參選。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十二世紀時期選舉大神官的時候,樞機團在根尼國內投票選出的大神官繼承者為當時‘圣城耶冷’教區的紅衣主教。
而當時樞機團光選舉就進行了四天,因為當時已經分裂出了圣主教。
而即便耶冷圣城教區的紅衣主教被確認為新的大神官了,后者甚至還不知道大神官已經逝世的消息。
等到他知道大神官逝世并且還得知自己成為新任大神官之后,已經是兩個多月之后,從根尼國出發的信使才將消息送過來。
隨后對方趕路前往根尼國赴任,前前后后一共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
在這半年里根尼國便是由教皇內侍承擔著大神官的權利。
所以這在古代是非常繁瑣的一件大麻煩事。
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得益于科技化時代通訊和交通的便利,甚至28個小時的時間,航班飛機就能夠圍繞著地球赤道上飛行一圈。
這可以讓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紅衣主教,樞機團的成員盡量在24個小時以內來到根尼國教廷之中集合。
進行大神官選舉的準備。
而現如今的教廷當中。
樞機團內人數達278名,其中110位年齡已經超過六十五歲。
有52人的年齡超過八十歲以上。
這278名樞機團成員,皆來自65個國家。
其中歐洲占92名,北美8名,拉丁美洲1名,非洲26名,大洋洲14名,古東以及亞太地區共59名。
上面的人僅僅是三角體系之內的樞機團成員。
除此之外一些從三教單獨分離出去的教會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也擁有其深遠影響力的主教甚至紅衣主教。
這些教會獨立組織和教廷之間的關系,就相當于古時候的領主和皇帝之間的關系。
歸于皇帝統率,教廷也不會干涉獨立教會的行政。
而在剩下的樞機團成員當中有1位樞機主教來自梅達會,1位來自方濟會,2位來自慈幼會,甚至就連教義比較偏激的摩蒙教都有兩位樞機團成員牧守,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位來自獨立教會的樞機團成員。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之,主要還是有以下原因:
紅衣主教的職責便是牧守世界各地一些較重要的總教區‘例如作為省會或首都的總教區,如米蘭巴黎紐約華盛頓馬尼拉’。
這些牧守各地區紅衣主教都是嚴格歸于教廷的統率,擁有三教正統的背景。
但是最早時期,圣主教和昕光教都是從圣伊丹教當中分裂出來的。
甚至在分裂的初期還受到了圣伊丹教的打壓,在這種情況下圣主教和昕光教只能拼了命的和圣伊丹教爭奪教區地盤的劃分之外。
他們還選擇將一些有名望的人分配出去建立獨立的信仰組織,而這種獨立的教會則會以圣主教和昕光教的名義。
跑到一些圣伊丹教會教區內傳教,同時并不蠶食對方的教區,只是影響圣伊丹教的信徒。
起初對于教區統治權看重的圣伊丹教還不是很在意這種獨立的小教會能有什么作為。
但很快他們便發現這種獨立發展的教會,就像是一種可怕的信仰瘟疫。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瑞昌市|
从化市|
大厂|
罗城|
平南县|
遂平县|
霸州市|
沁阳市|
靖宇县|
石棉县|
依安县|
基隆市|
松溪县|
焉耆|
婺源县|
阳高县|
四会市|
木里|
扶余县|
成武县|
赫章县|
湟源县|
洮南市|
天台县|
婺源县|
安丘市|
榆树市|
石狮市|
东至县|
将乐县|
铜陵市|
宜兴市|
确山县|
遂川县|
宝丰县|
黑龙江省|
嵊泗县|
大悟县|
武冈市|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