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要說那樣的人怎么會給自己打電話…… 馬老師講:“95年我們去拜訪瀛海威的張樹新,人家是行業泰斗不還是見了我們了?互聯網這個東西講究思想,與這些人多多交流肯定是有好處的。” “那你要去中海?” 他嘴里叼著筆想了一下,“過幾天吧,他電話里說很忙,估計過段時間會好點。” 一聽電話里說了‘很忙’這倆字,那同事頓時沒了希望了,“都是這個說辭,其實就是不想見,我看還是算了吧。” 馬老師不為所動,“他幾乎算是國內第一批認識到門戶網站的價值的投資者了,而且他第一筆投資嘗了甜頭……除去與他交流關于互聯網的想法,他更是一名既有投資意愿又有投資實力的投資者,說什么也是要見的。” …… …… 另一邊,陳子邇與史央清仔細討論之后又給寧雅去了一個電話,詢問這件事的細節部分。 按照史央清的話講,這件事有點失真,雙方都有利益,互相需要,一般情況下不會鬧掰,而且即使鬧掰了,現在這個節骨眼,資本市場極其吹捧互聯網公司的股票,葉克勇手里拿著好貨,上等貨,怎么會找美林和瑞士聯合銀行這種二流投行? 不合邏輯。 但寧雅的電話處于通話中。 這個時候,她正在下榻的酒店里,剛剛坐下就開始打電話,她對著電話講:“我之前的猜測大體是正確的,我說出他看中中華網股票,陳先生并未否認,我們是有機會的,不過我不是很明白更換二流承銷商這種事,他似乎不是很在意。” 電話里頭說:“不在意?是不是有點過于冒險了,你跟有錢人人玩手段會不會出事?咱們別太貪了。” 寧雅手里拿著陳子邇給她的那一張卡,語氣堅定的說:“中華網這次上市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能不能野雞變鳳凰全看這一次了,拼了這么多年,也窮了這么多年……我窮夠了,而且這本也不算什么冒險,應該算是共贏。” “可你說出實情他一定會惱怒。” 寧雅笑了一聲,“那是你太不了解這些人了,商人的心情看利潤多少。” 隨后又添一句,“其實我們也是的,上司不論怎么罵你,真的給你加薪了,什么都變成好的了。” 陳子邇打了第三次,電話始終都在通話中。 這一副要出事的樣子讓史央清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她說:“你應該想想有沒有可能是這個人騙你的,其實中華網與雷曼兄弟并未出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