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失業。 丟掉工作。 對于相當一部分的中國人來說,我們并不理解這個詞背后的殘酷與冰冷。因為在中國,它本就沒那么殘酷與冰冷。在這個詞的理解和感受上面,兩個東西方社會文化的代表國家有著巨大的差異。 在中國失業嚴重嘛?嚴重。但中國大量的人口是有土地的,在城市丟了工作實在活不下去,你起碼可以回去,有土地種糧食,能吃上飯,你起碼有宅基地可以住。 而且,儒家文化在這個社會上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團體,簡單來說你沒有工作,你有父母親戚,只要你不是天怒人怨的無賴與混蛋,不會有人真的看你就這么餓死了。投奔這個詞不就是這么來的嘛。 所以我們的社會對失業的彈性是比較大的,當然你肯定會很難受,廢話,沒有收入你還想過的滋潤? 但在美國不一樣,你一旦丟掉工作,那立即就是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兒。你生活的基礎,一切全都依賴于你的工作,而且美國社會都是超前消費。 如果你的收入斷了,接下里的房貸、車貸、以及其他商品的貸款怎么辦?下個月就要還了啊,迫在眉睫的需要錢。 假如還不上,你的房子就會被收回,車只能賣掉,所有的一切清倉處理,你會被銀行拉進黑名單,一個鋼镚兒都不會貸給你,那么請問,下一頓你吃什么?晚上你睡在哪兒? 答案很簡單,吃救助,睡街頭。 這也是西方民眾很關注‘失業率’這個經濟指標的原因,7%?我日,這政府干的有問題,8%?完了,經濟出大問題了,9%?絕對有大規模的集會游行,你他么的不就是跟我開玩笑嘛,總統每天在干嘛?! 而我們嘛,emm……我們承受力度比較強…… 所以在美國失業不僅僅是丟掉工作,它意味著你的生活會瞬間原地螺旋爆炸,它是流浪街頭,它是忍饑挨餓,它是從最底層全面的、快速的、激烈的瓦解一個活生生的人甚至家庭對生活的全部信心和希望。 巨大的不安全感,帶來了巨大的恐懼感,如果接下來半年時間你還沒有找到下一個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經歷里絕對會多上‘流浪者’這一筆。 而反過來說,只要你有工作,你有收入,即使沒有那么多現金,但在買啥都貸款的美國,你的生活就可以維持,開不上捷報,可以開豐田,買不起房子起碼可以租,真的特別困難了,你有正經的工作自然就可以貸款。 所以E-song的這些員工們在聽到老板大聲宣布這么個消息之后,整個房間里‘轟’的一下響起震動耳膜的巨大歡呼聲!! 不要覺得E-song不是上市公司好像沒啥影響,不是這么回事。現在最嚴重的是投資者對‘科技’這兩個字的極度不信任,非上市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會面臨投資人撤資然后關門大吉的厄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