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國選手的風格非常特殊。 比如被稱為LCK四大上單的Huni‘胡不肉’,看起來單線無人能敵,實際上,真實實力處于水準線以下,在S系列所有上單中,排在50%之后。 沒錯,不僅是主流賽區,算上外卡,Huni依舊排不進前百分之五十。 LPL上單,即便是最不擅長線上拿優勢的koro1,也可以將其單殺。 之所以看起來威風凜凜,原因在于,韓國選手能將隊友的支援效果利用到最大化。 十分鐘,中野平均會幫上三次,幫助Huni取得技能、兵線各方面的領先,加上其TP基本不用來支援戰場,而是最大程度保證自身發育,裝備成型之前全隊避戰,造成了一個‘韓國上單很強’的假象。 實際上,即便在隊友幫助下打一個沒有支援,還要犧牲經濟給C位發育的‘孤兒’對手,Huni拿到的也僅僅是場面優勢,運營、團戰更是經常成為突破口。 如果隊友不幫,其他賽區上單可以抗壓,Huni會自動崩盤全場夢游。 當然,韓國選手并不是沒有優點。 雖然個人實力不足,對英雄掌握很弱,經常出現武器大師1級不打,2級開E越兵線跳皇子臉,或是女神杰斯打到沒藍,血量補刀還不占優的烏龍場面,可有一點,是其他賽區上單萬萬不及的。 ——敢賣。 無論是LPL還是LCS,都以C位為核心,中國AD、歐美法王盡人皆知,而LCK賽區,在個人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必須選擇分推牽扯,以空間換時間,慢慢迂回,尋找破綻。 硬碰硬,還真打不過幾支戰隊。 當然,以柔克剛也是技術的體現,不過,這樣一來,就造成了理念上的差別。 看起來,韓國的中下都有不錯的發揮,實際上,在游戲前中期,上單才是LCK戰隊最為看重的點。 用狀態出眾的上單去分推、牽扯、吸引火力,為C位創造發育空間。 LCK前期保上單,是真的,也是虛的,真正的理念,是利用各種手段,維持整體經濟不落下風,拖到陣容強勢點發力。 在不明就里的玩家看來,LCK上單發育好,作用大,賣也賣的有道理,加上韓國隊伍歷次S系列的成績,和外國月亮更圓的常見心理,捧高踩低成了常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