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好打……” 蘇杭看著BP,拖了一個尾音。 RNG是最擅長以力破法的隊伍,對外比賽,經常能用摧枯拉朽般的進攻摧毀對手防線。 不過,在LPL內,沒有這么簡單。 第一梯隊俱樂部,個人實力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就算有所不足,抗衡還是能做到。 加上常年交戰,對互相之間的深淺長短非常熟悉,不明底細,主動找上去被懟一炮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 運營,自然成了至關重要的取勝方式。 何謂運營? 很多人眼中,這是一種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能力,別說路人,就連差一些的職業戰隊都無法涉及。 實際上,并不是。 運營不難,對選手要求也不高,關鍵位置臨陣換將都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一些分析帖中強調的默契、配合,只能騙騙外行人。 核心,在賽前準備。 戰術分析師收集數據,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各個點的Carry能力,判斷出是真的團隊大腿還是混場刷KDA。 接下來,模擬對局。 微笑、UZI強,就設想下路速拆,帶起推塔節奏,裝備碾壓的應對方案;PDD、Gogoing兇,就考慮上單通關,無人能擋時,其他位置如何彌補缺口。 實在找不到辦法,還可以另辟蹊徑,在BP、中野節奏上下功夫,以更勝一籌的理解追平水準差距。 最近的例子,就是WE、IG交戰,若風不和姿態剛正面而選擇支援。 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深化,讓隊員將各種變量了然于心,面對突發狀況,用出最合理的應對方式,不會出現任何慌亂。 其他賽區面對LCK,就算打出優勢,也經常給觀眾一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原因就在這里。 當然,說起來簡單。 想做到,就不容易了。 從S3開始,EDG就在NJ黑劍、白盾兩支俱樂部挖后勤,隨后,LCK聯賽制度修改,SSW、SSB兩支戰隊重組成SSG,自然出現了一批冗余人員。 冗余,不代表能力弱。 和咬人的狗不叫一個道理,鉆研能力出色的人往往不太會交際,數據分析又是一個怎么說都有理,只要不信口胡柴就分不出高下的位置,自然有不少業務熟練的員工收到了不公正待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