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就得死-《明廷》
第(1/3)頁
到了十二月初,朝廷對于遼東這一戰基本清楚了,言官們的彈劾風暴也到了最巔峰。
通政使司一天收到幾十封彈劾孫承宗的奏本,遼東巡撫邱禾嘉更是連上五道彈劾孫承宗。
相對于他們,六部九寺以及內閣的高官們則惜字如金,一個個諱莫如深,不發表看法。
面對朝野這么大的壓力,崇禎心里動搖,開始對遼東一戰重新審視。
崇禎四年十二月六號,傍晚,乾清宮。
崇禎身前擺著邱禾嘉的三道彈劾奏本,身前站著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張鳳翼。
崇禎面無表情,道:“邱禾嘉的奏本你們都看過了?”
周延儒,張鳳翼齊齊抬手,道:“是。”
邱禾嘉的奏本是一種遞進式的,先是分析遼東情況,而后闡述戰爭過程,而后對戰爭結果分析,最后得出結論是:孫承宗養禍于外,引來賊兵,怯敵畏戰,踟躕不前、奴糧不濟,賊兵欲退,方才出兵,得以成功、賊兵圍城,承宗不救,然賊退兵,全力出城,細思微妙,恐有通敵,不得不察云云。
大概意思就是,孫承宗先是畏戰不前,后來建虜要退了就出城撿便宜得了大功,再細想想,孫承宗可能有通敵之嫌。
“你們怎么看?”崇禎淡淡的說道。這位皇帝越來越有城府,將他的心思藏的嚴嚴實實,再難從他臉上看出些什么。
張鳳翼神色嚴正,道:“陛下,孫老大人是四朝老臣,對皇上,對我大明忠心耿耿,夙興夜寐,整頓遼東,若說他通敵,臣決然不信!”
崇禎聽著他的話,眉頭微皺。
邱禾嘉的奏本里點出了很多問題,比如孫承宗為什么放著右屯不救達兩個月之久?右屯有兩萬人,糧草只夠支撐半個月,為什么硬生生的撐近三個月?建虜明明要退走,孫承宗為什么還要大軍出城,他就不怕全軍覆沒,牽累整個遼東嗎?
這些崇禎都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就歸結在了邱禾嘉說的賣國通敵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库尔勒市|
海门市|
武宣县|
陕西省|
扎鲁特旗|
长子县|
灵石县|
曲周县|
隆昌县|
虎林市|
赣榆县|
西平县|
青河县|
乌鲁木齐市|
札达县|
五华县|
藁城市|
绥德县|
南昌县|
扎囊县|
九江县|
沈丘县|
化隆|
巴林左旗|
宾川县|
山东省|
长泰县|
宿州市|
香港
|
宿松县|
长沙县|
高安市|
五大连池市|
社旗县|
浦北县|
阜宁县|
丹东市|
益阳市|
灵璧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