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春節過去了,孩子們也快要開學了。 之前何雨涵和韓義先一直在準備修整老宅的材料,這年也過完了,材料也準備齊了,韓義先就找了以前專門修老式建筑的有經驗的師傅來修韓家的老宅。 天氣漸漸回暖,孩子們也都陸續開學了,家里的幾個大學生也走進了大學的校門。 何雨涵也開始了她的大學老師的職業生涯。 雖然何雨涵進了大學當老師,但趙懷銘還是會經常找何雨涵幫忙。不管是修設備還是翻譯一些新進口的設備資料趙懷銘都是第一考慮何雨涵。 不管國家進口的什么設備,何雨涵總是能把資料給解說得明明白白,省了不少事兒。很多工廠安裝一些新進口的設備的時候也經常請何雨涵去指導監督,也免得那些外國人敷衍了事。 何雨涵的這份本事讓大家都敬佩不已。 何雨涵也成了很多大廠的技術顧問。在京都,如果哪個工廠的領導不知道何雨涵那絕對是落伍了。 何雨涵的名聲也漸漸傳了出去,不止是京都的大廠,就連其它地方的工廠都知道何雨涵的大名,遇到困難的也經常請何雨涵過去指導。 只要給何雨涵時間她總是能幫助把問題解決了或者提出好的建議。 何雨涵在京都大學授兩門課程,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她每門課程都寫了厚厚的講義,她的講義里有許多新的知識,她也在潛移默化地把新知識傳授給她的學生們。 何雨涵的課程也漸漸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就連機械專業和相關專業的老師都會來聽何雨涵講課。 雖然學校想讓何雨涵多開設兩門課,可是何雨涵的事情太多了。 趙懷銘等領導就要求學校要給何雨涵留出一些出差的時間,因為何雨涵時不時就要去外地幫助一些工廠解決設備甚至是生產技術上的問題。 好在家里的孩子們都大了,家里也有幾位老人、保姆和安保人員照顧,可以讓何雨涵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韓義先的工作也很忙? 他在單位熟悉了一段時間后工作對于他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 韓義先和外界接觸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也漸漸的和外面韓家的人員聯系上了。這也給國內帶來了很多方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