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武好古東行的第一站去的是南京應天府,并不是后世長江邊上的南京,而是在開封府邊上,大約是后世的商丘一帶。 這一路他們行得很慢,從開封府到應天府,不過二百多里,卻走了足足五日才到。 之所以走得如此之慢,是因為武好古約了日本老和尚戒絕和五臺山官僚和尚魯智深同行。魯智深沒什么,身強力壯的又能騎馬,真要拼命趕路,二百多里一日一夜便到了。 可是戒絕老和尚不行,他年事已高,又騎不得馬,只得坐了一輛大相國寺派出的騾車緩緩行路。 而且這老和尚一看就有道亨,每到一處館驛(戒絕和魯智深都是有官身的,又是奉旨東行,自然領了驛券,可以免費入住館驛,而武好古等人便掛上老和尚隨處的名義蹭住),都會招來幾個過路的達官貴人來探究佛法。有時候,還會有出京赴任的官員主動伴行,一路上和老和尚高談闊論。 不過這也倒方便了武好古,有官人為伴,沿途的稅卡自是一路放行,直到入了應天府城,也沒交一文錢的稅。 應天府原名宋州,趙匡胤還沒篡位之前便是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宋朝的國號便由此而來,而宋州也就成了宋朝的“龍興之地”,升格為應天府。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應天府再次升格成為南京,并且在此營建了行宮正殿,城市也一再擴建,變成了規模不亞于東京開封府的大城。 不過應天府的人口卻遠沒有開封府那么多,便是入了府城,仍然有一種空曠之感。 進入應天府城后,武好古等人還是尋到了應天府的館驛,還沒進門,就看見一個白面長須,身著錦袍,富商模樣的男子大步上前,到了老和尚跟前便大禮叩拜。 “佛弟子吳知,叩見戒絕法師。” 老和尚戒絕還了一禮,便道:“這位施主快快請起。” 自稱“吳知”的男子又拜了拜,才立起來,恭謹道:“弟子昨日夢中見了菩薩,說今日可遇到羅漢,不想真的在應天府見到大師了。” 老和尚戒絕似乎早就習慣這種被信徒膜拜的場面了,只是笑了笑說:“施主認得老僧嗎?老僧向在五臺山修行,已經十多年沒有出來行走了。” “弟子去過五臺山,”吳知大官人道,“在真容院里有幸聽法師講過佛理。 不知大師怎到了這應天府?可是云游到此的?” “老僧在五臺山修持多年,僥幸誤得一些佛理,想要傳回東瀛,以度日本國之蒼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