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天下豪商》
第(1/3)頁
慕容三郎和馬十一郎都是幽燕漢兒,雖然遼國自興宗朝起就越來越重視文治,且又大興佛教,也搞了科舉取士,但是尚武之風比起大宋還是要強盛不少的。
便是國內的漢人、渤海大族子弟,也都是允文允武,如果只會死讀書,便是中了進士,也沒有什么大好前途可言的。
再說遼國的軍制也不同大宋,靠得不是職業雇傭軍,而是兵民合一之法,凡是年齡在十五至五十歲的民丁,都要隸屬兵籍。便是燕云漢人的民丁,也不例外,都是亦農亦兵,輪番服役,還要自備部分器甲糧草,有些類似隋唐北周的府兵。
這種兵役制度,雖然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對于生產也不大有利,但也增強了民間的武力和尚武精神,同時也讓燕云地區的漢人大族必須立足武力。
畢竟號稱120萬的京州兵所能提供的將校職位,遠比遼國科舉所取之士要多,得到遼國武官身份比考上遼國進士可容易多了。
而且,遼國那邊向來是重武輕文的!不存在文官高武人一頭的規矩……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燕云大族的子弟,大多精通武藝,馬背上的功夫大抵也都了得。
而慕容三郎和馬十一郎顯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見他們從馬群中前出自己的坐騎,麻利地裝上馬鞍,又取了馬弓、羽箭撒袋和一柄直刀,然后就翻身上馬,便車陣中一個剛剛打開的口中沖了出去。
此時梁山好漢們剛剛取出干糧酒水,才啃了兩口,就聽見放哨的兄弟在大喊:“風緊!風緊……”
晁蓋、吳用,還有一個名叫李進義的頭領都還坐在馬背上,一邊嚼著早就涼透了的炊餅,一邊在觀看“張家車陣”,見到兩騎從車陣里面沖出來都是一驚。
吳用擰起眉毛,“大頭領,是兩個騎將,騎術還挺俊的,不想虞城張家竟也有此等英雄……”
晁蓋不敢怠慢,連聲下令:“快,快結陣,弓手在前,長槍在后!”
他麾下雖有一百多個步卒,可是因為他們這次是異地做案,從梁山跑到了沛縣的大澤鄉,途中可有不少關卡要過,自然不能全副武裝了。所以一百多人中,披著紙甲的還不到二十人,攜帶的盾牌不過十三四張,長柄兵刃也沒幾根。大部分只有一柄單刀最多再加上一張七八斗的步弓。
這樣的輕步兵要抵擋騎將沖陣是很吃力的……哪怕對方只有區區兩騎,而且還不是“甲騎具裝”的重騎,也必須小心應付。
在晁蓋和另一位梁山頭領李進義的呼喝之下,梁山步卒的早飯是吃不得了,全都提起兵刃盾牌,組了個稀稀拉拉的方陣。
就在好漢們結陣的當口,慕容三郎和馬十一郎已經控著戰馬,分別沖到了梁山方陣的左前和右前方三四十步開外,幾乎同時側轉馬頭,從梁山好漢陣前橫穿而過,并且張弓搭箭,順勢拋射出了四五支羽箭。
羽箭在空中劃出了一個完美的弧度,然后帶著破空的風聲,撲向梁山步卒的陣型,立時便射倒了兩條好漢。其中一個被利箭射穿了脖子,連慘叫聲都沒來得及發出,便噗通一聲撲倒在地。還有一人肩膀上挨了一箭,哭爹喊娘的就慘叫起來了。
“張……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苏尼特右旗|
纳雍县|
巴里|
苗栗县|
金堂县|
兴和县|
潮安县|
察哈|
溧阳市|
古丈县|
报价|
庆云县|
南部县|
石河子市|
七台河市|
渑池县|
绥滨县|
玛曲县|
漳浦县|
晋江市|
威宁|
津南区|
临潭县|
石景山区|
崇礼县|
阳泉市|
鄂伦春自治旗|
闽侯县|
阿拉尔市|
吴川市|
松溪县|
雷山县|
石阡县|
商河县|
浮梁县|
山阴县|
留坝县|
皋兰县|
南江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