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打鐵要靠自身硬-《北齊帝業》
第(2/3)頁
“反之,他所調換的一支守軍則調換到鄴城,北大營調換完畢,第二年就是西大營的調換,再過一年,北大營的軍隊再次調換,抽取其他地方的隊伍來替代被抽調的北大營?!?
“過了一年再如此調換一次,地點不固定,凡大齊版圖上皆可調換?!?
“蘭陵王統領北大營滿六年,這只軍隊就會被樞密院分派分散,重新打亂編排成軍,調往各州,由樞密院再從中抽調一支軍隊給蘭陵王,這樣,你們聽明白了嗎?”
唐邕雖是個書生,可也知兵,仔細一想就明白了高緯的意思,他發現這真是一個好主意。
不僅可以預防主將的權威過大,抹除軍隊中的私人烙印,而且還可以起到練兵的作用,簡直滴水不漏。
只是……
唐邕皺眉,恭聲道:“陛下,此策雖好,但是我大齊各地兵馬實在難以調度,其一,兵馬分布不均,我朝兵馬大部都聚集在晉陽、洛陽一線,如果按照這樣的調度,勢必會有些地方無兵可調,這樣晉陽方面的兵馬便無法從其他州郡調集完備,晉陽如果兵力不足,恐北周來攻。其二,陛下所說調兵范圍實在太大,如果距離過遠,也會造成城邑短時間內無兵可守的困境,不可不慮呀……”
高緯眼睛明亮,這個唐邕果然是個鬼才,一下子便理解透徹了高緯所說的話,并且舉一反三,這些高緯也曾設想過,如今已經有了答案,本來想之后再交代給樞密院,但是他還是想聽一聽唐邕如何說。
“那么,依愛卿看,這兵馬該如何完成換防為妙呀?”
唐邕略微沉思了一下,道:“臣以為,這兵馬調換可行,不過要區分開來調換,軍鎮重地與另一個比鄰的軍鎮重地調換,其他州郡與另外一個比鄰的州郡調換,而且要分期限,臣以為兩年一調換還是太過倉促了,而且靡費也不小,不如延長一些時日,軍鎮重地三年一調換,其他州郡六年一調換,或許可行。”
這廂斛律羨也不甘寂寞了,開口道:“臣以為此計甚好,但還有一點,各地兵馬不可抽調過多,按照比例,分批抽調,一年抽調一批,以晉陽為例,晉陽擁我朝大軍二十余萬,我們把晉陽軍隊分為三批抽調換防,再將這一批分為多批,分散換防到其他軍鎮,其他軍鎮再按恰好合適的比例抽調出兵馬換防,統一抽調到晉陽。不過就像唐尚書說的,要注意區域性,距離太過遙遠的話,則不宜相互換防。按照這樣的設想,周圍其他州郡的兵馬,照樣可以換防到重鎮中去,而重鎮也將不用怕兵力變少,面臨無兵可調的情況……”
高緯心中的贊賞之色幾乎要控制不住流露出來。忍不住擊節稱贊道:“此言大善!”
“就依兩位愛卿所奏,二位回去之后,再斟酌一下,共同草擬一份具體的章程給朕。”
高緯又看向唐邕,道:“依朕看唐卿在治軍方面的才華要比治政更加出眾一些,愛卿可愿跳槽到樞密院去做副樞密?”
“……”唐邕勉強聽懂高緯是讓他去做副樞密,可是跳槽是什么鬼?
“哦,跳槽,就是換個工作的部門,怎么樣,愛卿可愿意做副樞密?”
唐邕歡喜的謝恩道:“固所愿也?!?
不光是勛貴,諸王則面面相覷,這個方案不光是針對勛貴坐大了,他們還隱隱聞到了一些其他的味道……
軍隊換防,而且是全國軍隊換防,那不就是說他們的封地內也會面臨軍隊抽調嗎?
他們大多都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雖然領土不大,軍隊不多,可也是一方土皇帝,軍政大權一把抓,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也是說一不二的主兒。
這軍隊一旦換防,從前的部隊不歸他們管了,新來的肯不肯聽他們的話還是另外一回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新田县|
东阿县|
隆德县|
耿马|
佛冈县|
珲春市|
屯门区|
贡嘎县|
南靖县|
西贡区|
天镇县|
台北市|
三穗县|
祁门县|
元谋县|
敖汉旗|
雷山县|
疏附县|
江都市|
兴山县|
黄龙县|
马边|
辽宁省|
霍邱县|
闵行区|
精河县|
隆子县|
花垣县|
巴南区|
会宁县|
杭锦旗|
芷江|
余干县|
郯城县|
丽江市|
崇明县|
溧水县|
历史|
玛沁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