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學生工人?” 秦毅聽完幾人的話,仔細的思考起來。 以前要是說讓大學生去當工人,那肯定是會讓人笑話的。 但是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國家每年都能夠培養出700多萬大學生,很多大學生干的活拿的工資甚至還不如普通工人。 在畢業即意味著失業的年代,大學生就業也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 一方面是大學生眼高手低,不愿意去從事一些不算體面的工作,人人的夢想都是白領金領什么的。 另外一個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畢業也不一定非要急著去就業,有好的工作可以先做著,如果沒有,很多人寧可去考研,或者干脆閑在家里也不愿意去將就。 所以大學生就業的形勢也是越來越嚴峻,特別是對于那些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來說,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 而且這種形勢只會越來越嚴峻,因為國家年年都在不斷的推廣高等教育,考大學越來越容易,未來的大學生也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普通。 最終發展到整體國民全部都普及高等教育,人人都是大學生,擁有較高學歷。 在這方面西方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基本上做到了這一步,他們的義務教育是十二年制度的,高等教育也非常普及。 教育的普及民智的開啟,這幾乎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類發展指數的重要標志。 在西方歐美國家,大學生很普通,大家的思想觀念上面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所以大學生當工人也是很普遍的現象。 大學教育的本質并不是為了給你一個好的工作,而是讓你擁有更開闊的視野,擁有更多的選擇。 秦毅在科技塔之中也是見識了很多強大的文明,文明科技越是往上發展,對整體國民的素質要求就越高。 也只有在教育普及的情況下,才能夠誕生足夠多的科學家工程師思想家藝術家等等來推動整個社會和科技的發展。 “慶偉的這個建議非常不錯~” “我們星河科技未涉及的行業都是高科技的行業,我們不僅僅需要龐大的科學家工程師研究人員隊伍。” “我們同樣需要一支強而有力的高素質工人隊伍,指望一群中學畢業的工人來制造宇宙飛船,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良久,秦毅鄭重的點點頭。 科技和產業的升級,不單單是機器的升級換代,更是人的升級換代。 以前國家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只能從事廉價的初級加工來賺辛苦錢,不需要什么技術和技能,隨便一個人都能夠做。 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產業的升級和轉型,以前粗放的發展模式已經越來越與時代脫軌,無法適應未來的需求。 高科技的企業高科技的設備,高科技的產品,這就需要高科技的產業工人,否則空談轉型,最終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這件事情就交給慶偉你和公司行政這邊去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