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多鐸可不是等閑之輩-《醫國高手》
第(1/3)頁
六月初六,永歷朝第一次會試在夫子廟學宮東側舉行,參加會試的是來自江南永歷朝統治區的一千二百三十一名舉子。
掄才大典,是歷朝歷代皇帝都十分重視的。
有明以來,朱由榔曾云:“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不得與官。”
所以,科舉制度雖在元朝一度式微,但到了明朝,算是達到了鼎盛。
而朱由榔因一直缺乏人才之故,對科舉的重視程度,自比過去皇帝,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正副總裁官授予吳炳、王夫之,十八房考官皆由朝中博學之士擔任。
對于考試內容,仍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和策問,朱由榔沒有做任何改變。
按他的意愿,以后科舉必須加入自然學科,像五經文完全可以去掉。
不過,自然學科也只是國子監的監生有過涉獵,其他學子并不知曉這是什么東東,所以,公平起見,這次科舉不能加入這方面的內容,當然,以后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自然學科是一定要加進去的。
第一場八股文,是朱由榔親自出的考題。
他沒有以出偏題、難題為樂的惡習,而是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不違農時”。
本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這一章的開頭,梁惠王就對孟子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在回答了為什么之后,“不違農時”二節即是“謹獻其策”。
朱由榔出這么一道題,自然是針對永歷朝的現狀所言,看一看學子們如何在“代圣賢立言”的基礎上,有何良策,有何真知灼見。
其實,這個題目的難度極小,只要不是孤陋寡聞者,稍微理一理朱由榔執政脈胳,就差不多能得到答案。
所不同的,字、詞藻、行文順暢與否就會因人而異,學問深者,下功夫下得多一點的,更能脫穎而出。
這就是他出的題目相對簡單一點的用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武穴市|
白城市|
大厂|
汤阴县|
天祝|
志丹县|
六盘水市|
棋牌|
鸡西市|
宣汉县|
临沧市|
将乐县|
怀宁县|
乌拉特中旗|
梧州市|
襄垣县|
桑日县|
綦江县|
汶上县|
杂多县|
乳源|
浦县|
惠安县|
永和县|
屏东市|
湘潭市|
淮南市|
且末县|
马山县|
德清县|
化德县|
屏东县|
兴城市|
惠安县|
外汇|
广昌县|
固安县|
玉龙|
象山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