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轉運石-《風水大術士》
第(3/3)頁
賴布衣在芙蓉嶂住了幾天后,便告別村民離開。
聽說他又跟蹤“龍脈”,以后去過南海、順德、番禺、寶安,直到九龍又住下一段時間,然后租一小船去海南島,從此銷聲匿跡、不知所終,只有他留下的詩在花縣一直流傳。
清朝嘉慶年間,廣東梅縣石坑鎮有洪族一支全家遷來花縣福源水村定居,不到兩年,洪老漢逝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
洪老漢的二兒子洪英倫稍懂風水相術,他得知芙蓉嶂的風水詩后,于是便按照詩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見果然為風水寶地。于是選定位置,把父親尸骸遷葬到此,重建了墳墓。墓形像一座太師椅,用青磚砌結,正中有花崗石造的墓碑,碑上款刻“嘉慶二十年秋谷旦吉日重修”,正中是“清顯祖考諱公三洪公大人墓”,落款是“祀男英繹、英倫、英緘、英緯,孫會玄同立。”
賴布衣的預言是否真能變為現實呢?1851年,洪公三的第六代傳人洪秀全在廣西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太平天國起義,席卷半個華夏,定都天京,成為太平天國的天王,應了賴布衣“六百年后必有王者出”的預言。
但他只當了十三年天王,太平天國就失敗了,實現不了賴布衣:“世代出公侯”的預言。有人說,這是因為清廷派人挖了洪秀全祖墳的緣故。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后,一路勢如破竹,這引起了咸豐皇帝的極大恐慌,他一方面下罪己詔,穩定人心;另一方面卻又下令:查明逆賊洪秀全、馮云山、韋正祖,先經廣東花縣、廣西桂平發掘……密飭各該州、縣明察暗訪,務得該首逆及逆諸三代確實墳墓,悉加掘毀,并其坐山后,概行鑿斷,以消逆焰而懲大憝。
花縣知縣牟崇齡收到上諭后,即奉命急將洪秀全之祖墳掘毀。
洪秀全的祖墳雖然被毀了,但是,或許是芙蓉嶂積聚的王者之氣太強吧!洪秀全還是當了十幾年的“天王”,直到病死。
而清廷挖掘洪秀全祖墳仿佛也起到了部分作用,賴布衣“代代王公侯”的預言并沒有實現,愛新覺羅的清王朝仍然茍延殘喘了幾十年。
這是世俗界所記載的史記。
但是秦風知道,太平天國的成功,洪秀全的龍運,不僅僅是因為龍脈。
還是因為當年賴布衣這位風水大能,遺留給洪秀全的轉運石。
風水界中關于轉運石的傳說,更加詳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霍城县|
灵川县|
望城县|
南丰县|
于都县|
禄丰县|
枝江市|
屏东县|
镶黄旗|
武邑县|
景德镇市|
甘泉县|
江华|
元氏县|
阿图什市|
安阳市|
乐陵市|
安远县|
利辛县|
杭州市|
资中县|
洪江市|
淮阳县|
博白县|
万宁市|
汉寿县|
马鞍山市|
共和县|
溆浦县|
深水埗区|
绥德县|
大石桥市|
灵武市|
来安县|
阿图什市|
石嘴山市|
永定县|
拉萨市|
阜南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