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從周朝《乾坤萬年歌》,漢朝《馬前課》,唐朝《推背圖》,宋朝《梅花詩》,再到明朝《燒餅歌》,每個漢人長治久安的朝代都會留下一個準確而系統的預言。 更奇怪的是姜子牙、諸葛亮、袁天罡、邵雍、劉伯溫,每個都是真命天子的貼身謀臣。這其中似乎有條洞察世事的神脈,在悄然傳承。 公元前209年的秋夜,秦始皇使者收到”今年祖龍死”的怪話。等始皇快死時,他終于明白了這句話。而秦朝在胡亥手中畫上句號,又應驗了另一個預言——“*********之后楚漢相爭,以西楚霸王自刎烏江告終。 在離秦漢八百多年前的商朝末年,白發蒼蒼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濱,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預言《乾坤萬年歌》。書中第三句:“中中無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指出了呂不韋,點明了秦統天下。而第五句“卯坐金頭帶直刀”正是繁體的“劉”字,劉邦的劉。 漢朝建立四百年,至東漢末年,諸葛亮出山,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傳世預言——《馬前課》,共十四卦,每卦講述一個朝代。 對于清朝的預言是《馬前課》的第九卦:“水月有主,古月為君,十傳絕統,相敬若賓”。水月有主為‘清’字,‘古月’為‘胡’字,胡人為君,滿人入侵。“統”指“宣統”,“十傳絕統”是指清朝從順治入關稱帝到宣統共經歷十個皇帝。 偉大的預言隱脈一直不絕! 到了唐朝,李淳風和袁天罡,將未來推算到了兩千年后,預言以讖、頌和圖記錄,共六十象:“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這部預言也就因此稱為《推背圖》。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讖語:“頭有發,衣怕白,太平時,王殺王”,又有頌詩說:“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精確無比地預言了太平天國從興到亡的歷史。 到了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了大宋。 北宋真宗四年,誕生了偉大的易學家邵雍,他以十首詩預言了身后直至今天的歷史大事,總名《梅花詩》。 對于宋朝的滅亡,《梅花詩》中以“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彌彌”來預言。其中“山河雖好非完璧”指北宋割讓燕云十六州;“黃金”者,定都黃龍府的大金是也。 “三百年來終一日”指北宋共享國祚300多年。 “長天碧水嘆彌彌”是指宋朝悲壯的崖山海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