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一次:明成化末年(1487年)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行人往往見之。 在明正德末年(1521年)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此說法為明代人王鶴聽寺院僧人所說。 第二次: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華縣大地震,“塔裂為二”。嘉靖四十二年復震,塔合無痕。 第三次:康熙辛末(1691年)“塔又裂”,“辛丑(1721年)復合”。 對于“三裂三合”,有不少專家持贊同觀點,但也有不少建筑專家持反對意見,認為古塔“神合”根本不可能。 有人認為,古塔開裂后,因小雁塔以青磚與黃泥砌筑,各層間尚有木構件連接,開裂較大時券洞頂砌塊必然掉落,會有大量殘磚落于夾縫中,必然阻礙其再合。 再說,掉下來的磚頭不可能自己再向上返回原位,因此“古塔再合”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認為,所謂“古塔神合”,也許是因為雨水好的年份,古塔裂縫中雜草茂密,自遠處觀看,就像“合好如初”了。 在諸多大地震中,大量古代的佛塔倒塌,不倒塌的也會出現傾斜。 而獨有小雁塔沒有傾斜,只是在地震中裂開,為何“裂而不倒”? 小雁塔地基為臺階形夯土地基,由外圍向中心逐層加深增厚,地宮下面皆為夯土,厚度超過3.8米,而在夯土底部發現有人為鋪墊的碎石層,十分堅硬,難以穿透。 小雁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寬廣堅實的臺階形地基應是一個重要依據。 而為何會從中裂開? 有專家認為,從小雁塔外觀上人們可以看到,在塔體的每層都開有一個小窗戶,而且窗戶南北相對,上下開在同一垂直線上,這樣便在此形成塔身強度最薄弱的斷面,削弱了墻體結構的牢固性,因而地震時容易從這里開裂。 只有風水界中的人清楚,小雁塔的三開三合真正原因并非如此。 這些只是世人的猜測。 甚至包括小雁塔成立的原因,秦風也知道。 風水界眾所周知,小雁塔歷史上的三開三合,并非那些專家推測的原因,其真實的原因是小雁塔建立的原因。 在風水界中,關于小雁塔有著這樣的一個傳聞。 傳聞小雁塔中鎮壓著一個惡魔之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