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53章 進入宮殿-《風水大術士》


    第(3/3)頁

    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觀和修道是緊密相連的。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認為“道”是“虛無之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成的。

    道教信仰中與“道”并提的是“德”。

    道教經書中解釋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

    《自然經》中說:“德言得者,謂于道果。”

    所以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相信修道可以擺脫塵世的疾苦煩擾,生活安樂,這是一種精神修煉。

    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達到清靜無為的出世境界。

    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

    而修道的方法有很多,如祈禳、存思、養性、內丹、外丹等等。

    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修道,無非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都需要安靜,不受外界干擾。

    大部分道教徒為了避開嘈雜的城市,紛紛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道。

    所以雖然城市中也有道觀,但大部分道觀也同佛寺一樣位于安靜、空曠、風景優美的山林之中,與世俗繁華隔絕,極力營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

    修道者在這樣的環境清修,返璞歸真,清心寡欲,加之所食純為綠色食品,時間長了,自然集天地靈氣于自身,成就仙風道骨,益壽延年。

    同時優美的環境對于尋訪名道的病人而言也大有裨益。

    山上空氣清新,住所幽靜,正適合病人靜養。

    聽風聲鳥鳴,看日升日落,參拜神仙,觀摩法術,心病一除,身體自然恢復健康。

    秦風收斂了思緒。

    此刻,宮殿道觀之中,空無一人,偌大的宮殿,什么人都沒有。

    之前進入的陳百歲,以及化云子三人,乃至最后進去的劉有甄王道全,都沒有看到。

    這個道觀宮殿里面,也沒有其他的通道,唯一的出口,就是身后的宮殿大門和頭頂的天井。

    秦風瞇著眼睛,開始打量這里面的情況。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最前面的一尊雕像。

    這尊雕像,秦風一眼就認出來了。

    “姜太公?”

    秦風看著這雕刻神像,瞇著眼睛,心中若有所思。

    秦風心中清楚,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子孫廟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產可以繼承,有專屬的門派。

    其他門派的道友可以暫時居住,且不能插手廟務。

    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孫廟。

    叢林廟不允許收徒,廟產不能繼承,屬于天下所有道眾共同所有。

    叢林廟一般不分門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腳、民間道士除外)都有權利居住、管理廟務。

    一般,無論年齡、性別、出家時間,凡是可以居住在里面的道人,都有權被選舉為最高領導人。

    長期在叢林廟居住的道人叫常住道人,一般給安排有職務,為其他道人服務。

    叢林廟分工明確,俗稱“三都五主十八頭”,分管講經、化緣、安全、齋醮、人員安置、自養、做飯等等事宜。

    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先在子孫廟學習這些知識,三年后得到冠巾,經師父允許后,才可以去叢林廟掛單居住,深入學習。

    學習后,再歸來。

    而眼前這洞天中的道觀,所供奉的神像,居然是姜子牙。

    要知道,洞天之中,都是有傳承的,自然不會是叢林廟,只能是子孫廟。

    只是秦風沒有想到,第十洞天的傳承,居然是姜子牙的傳承。

    另外,門派不是以出家在哪個廟決定的。

    而是由度師的法裔決定的,度師根據派系授予派名。

    而后,無論去哪里,都是這個派,也可以住子孫廟,也可以住叢林廟,只要適合。

    一般,新出家所居住的廟,就是自己度師的廟,但是不是絕對,是通常而言。

    有了度師以后,遇到更好的道士,可以再拜“先生”,法裔就不需要改了。

    黃帝學道,曾拜了七十二個“先生”。

    度師只有一個,但先生可以越多越好。

    因為表示你勤奮、好學。

    姜子牙在道家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多說,意義十分的深厚。

    道家傳承之中,姜太公這三個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要知道,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再者,因為當年封神之事,可以說,姜子牙的一身絕學,絕對不容疏忽。

    ……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宣恩县| 吉木乃县| 泊头市| 花垣县| 措美县| 博野县| 江永县| 行唐县| 延津县| 连州市| 新疆| 柳江县| 平舆县| 英山县| 神农架林区| 金堂县| 南投市| 景泰县| 论坛| 阿克苏市| 龙州县| 易门县| 邓州市| 盐源县| 齐河县| 锡林浩特市| 高尔夫| 汉源县| 南丰县| 铜山县| 沽源县| 原阳县| 丹阳市| 洛川县| 珲春市| 平和县| 宁强县| 乳山市| 读书|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