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建邦,今年七十八歲。 十八歲那年孤身一人揣著二十塊錢來到龍江打拼。當過車夫,擦過皮鞋,在迪廳賣過香煙,也因一句話說錯,被當地混混打得遍體鱗傷。 二十歲時,用為數不多的存款做起了面攤生意,一直到四十歲都毫無起色。在此期間,他有了自己的家庭,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開始更努力的創業。 二十年時間,從當初的籍籍無名,變成一條街上家喻戶曉的面攤老板,并因為價格實惠,許多工人都成了他的忠實顧客。也正因此,中途零零散散吸引了幾家特色小吃的入駐。 不得不說,李建邦屬于典型的大器晚成的創業者,因為直到四十五歲的時候,他才看見商機,用所有的積蓄購置了大量的攤位,并將其租給外來的創業者,而最初的美食街也因此得名。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人們突然發現,這條街的所有門面都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李建邦的產業,直到第一所大學入駐,美食街的生意達到巔峰。 此后十幾年,美食街趨于穩定,而李建邦也開始向其他行業進軍,逐漸忽略了美食文化的新一輪革新,當他反應過來時,新的美食城早已用特色、新穎、口碑、宣傳等等現代化商業手段獨占鰲頭,穩立于不敗之地! 毫不夸張的說,美食街已經難有翻身之命。而李建邦之所以力排眾議,苦苦將美食街撐到現在,主要是因為這是他的發家之源,承載了太多記憶與心血。 實在是不甘心! “不用麻煩,我就是想了解一下這段時間的狀況,怎么樣,生意還好嗎?”李建邦制止老板娘的善意舉動,目光打量了一下餐館內吃飯的客人,雖然不多,但好歹也有個三四桌的樣子,比前面那些餐館區區幾人的情形好太多了。 “還是老樣子?!崩习迥飮@了口氣,她算是美食街的老商戶,親眼見證了美食街從昌盛走向沒落的全部過程。 “唉?!崩罱ò钜哺鴩@了口氣,“時代變了啊,現在的客人越來越追求環境與味道了,完全不像我們年輕時候,只為吃飽?!? “誰說不是呢。”老板娘苦笑一陣,“不過你放心,就算生意再差,我也會堅持到最后的,沒辦法,誰叫我們這些老家伙對美食街有感情了呢?!? “是我對不起大家,沒有早點意識到大環境的改變,被那邊的美食城捷足先登,占了先機?!崩罱ò钆c老板娘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神中的那么苦澀。 “對了,我一路走來,發現很多人都在往街尾那邊走,而越是靠近深處,人流量反而在逐漸增多,這是怎么回事?”感概一陣,他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