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器官移植?” 一名研究員神色嚴肅地說道:“逆線性假說比人們普遍認為的,有更強的反應性和記憶性。” “人體在移植異體來源的器官后,是有概率繼承到一些相關特征的。”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個名為‘謝爾曼’的美利堅人,在移植了喜歡吃墨西哥食品的人的腎臟之后,也突然變得愛吃這些辛辣食物。” “一名意大利的58歲大齡宅男,在接受好萊塢特技演員的心臟后,突然開始迷戀越野滑雪等運動。” 這名研究員還想接著說,卻被他身邊的伙伴打斷:“在進行異體移植之前,先嘗試器官克隆吧?” 克隆從來都不存在太多技術難關。 一直以來,約束著科學家們行動的,基本上都是道德倫理觀念。 而現在的情況是…… 種種跡象都表明,太陽系即將毀滅。人類剩下的時間,只剩八年。 大家只能稍微突破一點常規職業道德了。 “都說的不錯,或許我們應該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了。” 屈黎點了點頭,眨著眼,一副期待同僚們繼續說下去的樣子:“地球正處于危急關頭,某些道德桎梏,可以稍微放的寬松一些。但是……” “作為人類的底線,我們仍然應該守住。” “怎么樣才能做到,在不越過底線的情況下,讓更多人能夠擁有吸收金屬鈦的消化系統呢?” 說到這里,屈黎緘口不言,似乎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只是側耳傾聽眾人議論。 鈦相對豐富,在所有元素中居第十位,然而由于在自然界中分散并難于提取,才被算在稀有金屬里。 簡而言之——金屬鈦少,并不是因為它的地球儲量少,而是因為冶煉困難,目前的冶金技術還有所欠缺。 現代尚且如此,古人把這“筑基丹”當成至寶,邏輯上就能說得通了。 雖然鈦合金加工又難,成本高,遠不能普及到民用,但是給超凡者們當口糧,還是沒有問題的。 科研工作者們探討的話題重心,被偏移了。 “不同時代背景,有不同的難點。” “或許在那些腐朽隕落在歷史長河最深處的‘超古代修煉者’看來,筑基丹本身是最重要的。” “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 “‘金丹’本身的價值,并不算高!華國輕輕松松,就能制造出十萬道:“啊?你剛才說啥?抱歉,我剛才沒聽清。” 這,就是目前階段,強行步入三階的生理性缺陷了。 超級鈦鈣骨骼除了一系列優點之外,還存在著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近乎可忽略的缺點—— 因為“聽小骨”中,混入了傳聲能力較差的鈦金屬元素,被改造者的聽力,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骨骼系統完整強化之后,實力越強的,受到的影響越小,卻無法徹底擺脫這個隱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