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韓四當官》
第(1/3)頁
見韓秀峰若有所思,曹澍鐘趁熱打鐵地說:“志行,桐梓不同于貴州的其它州縣,桐梓直至雍正年間才劃歸貴州,之前一直乃我四川治下,也因此川人居多,民風皆川,幾無黔味!”
“天時地利人和全占了,此時出兵正合適!”杜興遠又忍不住補充道。
“曹大人,杜府臺,秀峰以為出兵婁山關之事還是得從長計議。”
“為何要從長計議。”
韓秀峰不好說他們是紙上談兵,只能耐心地解釋道:“從綦江最南邊的安穩(wěn)鎮(zhèn)去婁山關是只有兩百余里,擱太平年景也就四五天腳程。可現(xiàn)而今天下不太平,桐梓縣城雖說收復了,但鄉(xiāng)下依然盜匪四起,何況桐梓縣城此前整整失陷了一百三十天!
方圓兩百多里整整一百三十天沒官府、沒王法,便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也可能變得無法無天。更何況楊漋喜、舒裁縫剛造反時真叫個一呼百應,手下人最多時高達兩萬,而桐梓攏共才多少百姓?”
段大章反應過來,緊鎖著眉頭說:“要是深究起來,估計十戶少說也有六七戶跟賊匪脫不開干系。”
“所以秀峰覺得要是孤軍深入,不但很可能被余匪圍攻,甚至會被那些無法無天的豪強劣紳誣告,只會吃力不討好,只會得不償失。”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再說團民好招募,但招募到不等于就能上陣,少說也得操練兩個月。”
想到桐梓終究是楊漋喜的老巢,曹澍鐘覺得韓秀峰的話有一定道理,可就這么放棄婁山關又有些不甘心,禁不住問:“志行,你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在走馬鄉(xiāng)下老家的十幾天韓秀峰做過一番功課,見曹澍鐘和杜興遠鐵了心想弄出點動靜好跟朝廷邀功,權衡了一番起身道:“剛才只想到婁山關,竟把虹關給忘了。曹大人,我們大可派些勇壯去駐守虹關,那可是我四川入黔的第一道險關要隘。”
曹澍鐘一愣,隨即苦笑道:“虹關是險要,古人云‘上虹關若登九天,下虹關若降九淵’,可那是老黃歷。川黔官道不經(jīng)那兒,而是由酒店埡、韓家店,經(jīng)花園,改走爬抓溪。”
“沒想到大人對貴北的山川地形如此熟悉,不過改道歸改道,那條入川的古道依然在,據(jù)說年前楊漋喜為防堵我四川官軍進剿,派了好幾百賊兵去守虹關。以秀峰之見虹關不但要派勇壯駐守,而且要守住!”
曹澍鐘豈能聽不出韓秀峰的言外之意,心想只能這樣了,大不了到時候好好斟酌下這奏折怎么寫。畢竟朝中的那些王公大臣或多或少聽說過虹關,而更靠南并且更緊要的松坎,朝中的王公大臣十有八九沒聽說是。
韓秀峰想想又說道:“曹大人,段大人,杜府臺,我們現(xiàn)在對桐梓那邊的情形堪稱一無所知,所以我覺得還是謹慎點好。穩(wěn)打穩(wěn)扎,先派勇壯馳援安穩(wěn),同時派勇壯駐守虹關和松坎,先在這三個地方扎營,然后一邊操練,一邊打探賊情,一邊與貴州的地方官員聯(lián)絡,等咱們站穩(wěn)了腳跟、打探清楚的賊情,再作下一步打算,您二位以為如何?”
不等曹澍鐘開口,段大章便抬頭道:“諸葛一生唯謹慎,雨若兄,段某以為謹慎點沒啥不好。”
“那就這樣吧,不過這三處營盤是否要分主次?”
“自然要分,秀峰覺得應以松坎為主,安穩(wěn)次之,虹關再次之。”韓秀峰想了想,接著道:“安穩(wěn)駐五六百勇壯即可,虹關天險,駐三四百勇壯足夠了,剩下的三千駐松坎,守住那個‘黔北門戶’。”
松坎鎮(zhèn)距安穩(wěn)六十里,派勇壯駐松坎就是把松坎作為綦江的門戶,再想到松坎不只是川黔的交通要道,也是川鹽入黔和茶葉等貴州土特產(chǎn)入川的重要水陸碼頭,伍濬祥覺得派勇壯駐守松坎比駐守那么遠的婁山關好,不禁附和道:“此計甚妙,濬祥以為只要能守住松坎和虹關,我綦江乃至整個川東都將高枕無憂。”
曹澍鐘意識到眼前這位年輕的巴圖魯絕不會打沒把握的仗,一錘定音地說:“行,就這么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疏勒县|
广东省|
诏安县|
安康市|
阳东县|
永登县|
翁牛特旗|
恩平市|
铁力市|
伊金霍洛旗|
中西区|
海盐县|
宜州市|
崇文区|
福贡县|
安图县|
尼木县|
宁津县|
博乐市|
武山县|
拜泉县|
舒兰市|
喀喇沁旗|
仁布县|
凤冈县|
文成县|
黔西县|
陵水|
阳春市|
开远市|
盖州市|
无锡市|
建德市|
汝城县|
华蓥市|
青岛市|
彭山县|
襄樊市|
繁昌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