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民情-《鐵血殘明》
第(2/3)頁
不過大堂上擠滿了人,徐典史拉了楊芳蚤的虎皮,把各房有閑的人都調到手上,連最忙的戶房也抽了人,龐雨是戶房的新人,又有皂隸服,自然就被推了出來。
龐雨挨著何仙崖站了,焦國柞則站在何仙崖另外一邊。
這幾日何仙崖都跟著焦國柞幫閑,對岳季的案情比較清楚。
龐雨看了周圍的架勢,對何仙崖問道,“那鄭老到底抓得到否,調這么多人有沒有用?”
何仙崖搖搖頭,偏頭看了一下焦國柞,見焦國柞在跟另外的快手聊天,這才低聲回道,“當日鄭老打死了人,有人看到他入了吳府,大哥他們去了三次,吳府開始還來個管事回話,后來連側門都不開了。”
龐雨伸頭看看焦國柞,當日鄭老等人羞辱焦國柞,此次聽到捉拿鄭老,焦國柞原本是很興奮的,這幾日在吳府碰了一鼻子灰,氣勢又弱下去了。
當日鄭老還想毆打龐雨和何仙崖,如果有機會捉拿此人,龐雨也是不會放過他的的。
但龐雨與鄭老并非血海深仇,如果因為抓人耽擱他當柜夫,龐雨又絕不愿意了。
下面人多了便嘈雜,徐典史拍拍驚堂木,等下面安靜下來之后道,“刑房、三班管事的都在,此次堂尊準允本官調集人手,便是務必要將鄭老緝拿歸案,大家商量一下,如何分派都說個章程。”
刑房那張司吏上次被縣丞打壓得厲害,最近一直都很低調,見三班的班頭不說話,這才先開口道:“刑房主詞訟司獄,已取了當日人證、證詞,仵作此次連開手銀都沒收,便把尸驗了,岳季家眷尚在尋人書寫訟狀,其他事宜只能待鄭老歸案?!?
王大壯聽了道:“巡捕緝兇之事一向是快班的事兒,這八月間要催繳春稅,月底就要開始收秋糧,衙中各處日常事還要做著,皂班不懂用刀也不懂用鐵尺,拿不了那兇嫌。
你們快班能不能把自個的事兒做好,沒得給別人添麻煩。”
那壯班班頭也支持道,“徐大人,壯班一向只有二三十人,六個城門整日都要守,晚間凈街也是壯班在辦,實在無力再派人來緝兇。”
下面等著的兩班衙役紛紛喧鬧,都是針對快班。
最近正是下鄉比較錢糧的時候,下半年過得好不好,都指望著這兩個月的收入了,很多人還湊錢買了牌票等著下鄉,誰知被典史一股腦調來抓殺人犯。
加之大家都知道鄭老的背景,平日下手兇狠無人敢惹,并非是個送人頭的角色,自然更沒一個愿意。
快班班頭掃了一眼那些衙役,不滿的道:“你們嚷啥嚷,凈街自然有梆夫,這里都不是外人,何須說得如此體面。
難道我快班就沒守城門的,北拱門和向陽門也有快班的人,要你如此說,守城門一向是壯班的事兒,為何我快班要管這破事。”
“李班頭你如此說可不在理,快班幫守北向兩門是辜大人定下的,你當日在堂上一口應承,那是應的辜大人,如今對我壯班來抱怨是否不太妥當?!?
快班李班頭立刻回道,“那便是了,三班的事兒都是大人定下,沒有什么一向之說,你要是說一向,咱就往太祖那會兒說,快班無論步快馬快都是送信傳令的,何時就定了是巡捕緝兇了。”
壯班班頭一時語塞,李班頭又盯著王大壯,“東市的賭檔、門攤、游醫、僧道、客棧一沓子事兒,是不是皂班死賴著要去的,難道不是巡捕之事,有油水的就不說歸快班,到了緝兇了就說歸快班了,我快班欠你們咋的?!?
王大壯把頭偏在一邊道:“你如此說就不妥了,說一向也是近前兒的事,你開口就是太祖,你是跟太祖那時候活過來的不成。
安慶府六個縣,五個都是快班管巡捕緝兇,憑啥你這桐城快班就不同。
皂隸工食銀六兩,馬快工食銀十六兩有余,拿多少銀子就該有多少能耐,拿銀子的時候怎地不說,末了連個兇手也抓不到,明知大伙都等著這兩月收成,偏生都來幫你快班抓兇手,對不住了,我皂班不接。”
李班頭指著王大壯,“王大壯!徐大人叫我等商量,那就是人人有份,你說不接,有本事咱兩去楊大人堂前,你再說一遍?!?
“說就說,咱要說就從頭說起,把你方才話全都說一遍來,好讓楊大人知道快班學死狗一樣,自己的事兒想賴給別人。”
李班頭眼睛瞪圓,指著王大壯直走過去,眼看兩人便要打起來。
“好了!”
徐典史不耐煩的一拍公案,“這案子是縣衙之事,誰也推不掉。
此處的人,快班在城內緝兇,壯班和皂班守六門,不能讓那鄭老逃出城去,幾時把這案子了結,才幾時回各班辦差,要想下鄉比較錢糧,便早些把那鄭老拿了歸案!”
……南大街吳家大門外人山人海。
岳家今日正在發喪,把棺材直接拖到了吳家大門,親屬更在門口拋灑紙錢。
龐雨被分配去守南門,要從南大街路過,他提著一把鐵尺,與何仙崖好不容易穿過人群,在人圈外靠南的位置停下,站著看了一會熱鬧。
人圈里面煙火繚繞哭聲震天,圍觀的百姓對著吳家大門叫罵,乘著此時人多,快班那個李班頭帶著幾個快手又去了吳府門前,以告訴圍觀群眾官府還是在抓人的。
結果百姓又紛紛指著快手大罵,還有人混在人群里面朝著快手扔石頭,李班頭一伙連忙在門口的石獅背后躲藏,圍觀的百姓都大聲叫好。
八月的桐城十分悶熱,此處人多又在燒紙,更是猶如蒸籠一般。
龐雨已把那皂隸服脫了拿在手上,看到快班挨打只覺得有趣,看得樂呵呵的。
何仙崖擦擦額頭的汗水低聲道,“方才不便跟二哥說,那岳季平日在清風市找活,幫著幾家糧店送貨,自己有時在城外收糧,賣給那要買糧的市井人家。”
“那鄭老是否不許他賣糧?”
“正是,因秋糧征收多半是折色,小農需到糧商處將糧食賣出換成銀兩,才能去縣衙投柜,鄭老他們這些牙行知道小農此時必須換銀,便與那糧商一起壓低糧價,平日一兩的糧價可壓至五錢,還要用大稱收糧,一百三四十斤才足一石。”
龐雨拍手道,“原來如此,差價如此之大,所以便有岳季這種挑夫看到其中的利潤,自行從城外買來糧食售賣給城中百姓,他可能買來五六錢,賣給百姓九錢,買賣雙方連帶著小農都有便宜。
唯一吃虧的是鄭老一伙,鄭老要確保糧店價格一致,才能達到壟斷,決不能容忍有人借著價差在中間謀利?!?
“其實那岳季只是小本生意,百姓每次不過買十來斤,岳季挑了百余斤,賣完能掙兩三錢銀子,鄭老連這個都不能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十堰市|
绿春县|
新津县|
石泉县|
奇台县|
军事|
镇江市|
徐闻县|
洛南县|
双柏县|
青海省|
大港区|
康保县|
孝义市|
平乡县|
读书|
土默特右旗|
日喀则市|
阜阳市|
德州市|
抚远县|
马边|
永胜县|
綦江县|
砀山县|
天祝|
广安市|
舟山市|
保德县|
贵州省|
名山县|
藁城市|
丰城市|
竹山县|
元谋县|
肥乡县|
内乡县|
天镇县|
鹤壁市|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