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首功-《鐵血殘明》
第(1/3)頁
桐城縣治內外一片混亂,縣衙大堂卻一片安靜。
民變以來縣衙束手無策,此時鄉紳平亂,也與縣衙無關。
從始至終縣衙最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龐雨拉回人頭那一刻。
平亂的消息不斷傳回,此時的退思堂中,楊芳蚤卻依然坐臥不寧,在堂中走來走去,連帶著那周縣丞也不敢安坐,只能站起陪侍在旁。
“堂尊大人,黃文鼎已在東門外授首。
那些打行共斬殺三十余亂民,俘獲七十余人,士紳在五印寺獲賊當設醮的銅鼎一座,結寨賊人一百七十二人姓名皆刻于其上。”
楊芳蚤站起略顯激動的加快步伐,來回走了兩圈,自從池州兵到了練潭,他便沒有睡過安穩覺,提心吊膽等待幾天后,本已經放松了一些,未想風云突變。
先是一名皂隸清早拉了二十多個人頭招搖過市,接著傳言賊人在五印寺集結要攻打縣衙,楊芳蚤甚至做好了悄悄釋放張孺的準備。
跟著有掛車河集鎮的百姓逃入城廂,說池州兵已經占了云際寺。
楊芳蚤匆忙關閉了六門,然后方孔炤又突然派人通知縣衙,說今日就要平亂。
一切都來得毫無先兆,他這樣的流官都是外地來的,必須依靠本底的胥吏治理,桐城縣衙的胥吏一盤散沙,嚴重影響了縣衙獲取信息的能力,楊芳蚤和縣丞被各方蒙在鼓里。
所以感覺今日的一切都發生的太過突然。
轉眼之間黃文鼎又從攻打縣城變成了被人追殺,楊芳蚤從喪城失地變為平亂有功。
只要黃文鼎授首,楊芳蚤即便從未有平亂的經驗,也知道賊黨已是強弩之末。
眼看著阻擋他升任知府的阻礙將要消失,楊芳蚤確實難以抑制那種激動,就像一件極其寶貴的珍寶失而復得。
他用手指了指旁邊的縣丞,“匪首黃文鼎就擒,我等當務之急,應安靖地方,讓百姓各理生計。
其二追拿逃逸之賊黨,尤以汪國華為重。
切不可再起亂情。
這其三,便是向安慶府和王道臺申詳,告知民亂已平,并將民亂前因后果交代明白。
其四嘛,盡快去面見王道臺,大亂既平,池州兵馬應各返汛地,請他約束營伍,不要騷亂沿途生民。
周大人以為如何?”
周縣丞趕緊回應道,“下官贊同,賊人已然作鳥獸散,今日暫不開城門,明日一早在各處張貼安民布告,又將那黃文鼎尸體運入城內,當可安百姓之心。
但緝拿余黨一事,衙中快班和壯班的班頭已十余日未當值,恐怕還得依靠士紳招募的打行。”
楊芳蚤沒有急著回答,低頭轉了兩圈后停在門口位置,“我等代天子牧守一方,與鄉紳共治是要有的,但地方權柄絕非操持于鄉官,此乃朝廷大忌。
逮拿賊人乃是衙門本分,豈能假手鄉紳。
龐雨勇武如此,快班李班頭既是久不履職,便讓龐雨先管著快班之事,帶人緝拿逃逸賊黨。”
周縣丞知道楊芳蚤的意思,地方衙門要與士紳搞好關系,很多事情都要依靠士紳的支持才能執行,但又不可完全依靠士紳,特別是平亂這樣的大事,會顯得衙門沒有絲毫權威。
“那下官先擬就一份申詳,力爭明日發往安慶府。”
“練潭離安慶近,皮大人怕是收到了些消息,定然擔憂得緊,申詳不可拖到明日,今日無論早晚必須發出。
申詳中平亂過程要明白無誤。”
楊芳蚤的右手在身前微微張開虛拍,以加強自己的語氣,“無論那些鄉官以前是什么官職,致仕在鄉那便是民,鄉官雖有襄助之功,卻不可喧賓奪主,平亂首在縣衙。
龐雨既是受命潛伏敵營,見有機可乘,果斷攻其不備,獨力剿滅云際寺數十賊黨,并令余賊喪膽,此乃驚天之功。
若非他一舉震懾宵小,那些鄉官招募的打行豈能如此輕易破賊,平亂首功必歸于縣衙皂隸,這其中的因果,在申詳之中亦是要寫明白的,不可含糊不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辰溪县|
周口市|
桐城市|
邻水|
深水埗区|
依安县|
永康市|
营山县|
阳城县|
石泉县|
筠连县|
宣汉县|
龙海市|
肇州县|
阳原县|
玉龙|
吴旗县|
南澳县|
临泽县|
桂林市|
繁昌县|
兴和县|
镇安县|
惠州市|
囊谦县|
马山县|
仁怀市|
玉屏|
新泰市|
平顶山市|
苏尼特左旗|
察隅县|
阿瓦提县|
佛山市|
开远市|
鄂托克前旗|
金湖县|
合阳县|
兰西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