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官貸-《鐵血殘明》
第(1/3)頁
“下官筠連楊爾銘,叩見皮大人。”
身穿七品文官服的少年知縣在堂上跪下,恭敬的向皮應舉行禮。
皮應舉原本可以不作任何回禮,因為明代下級見上官稟事就是明確需要下跪,上官根本不用回禮,不稟事的時候確實可以不下跪。
但這個規(guī)定里面,下官見上官是不是稟事很難界定,因為只要見面一般都有事,總不會兩個父母官在菜市場買菜碰到。
在權(quán)力分配上,下級又是極度的弱勢,所以到明末的時候,這條規(guī)定就演變?yōu)橐娚瞎僖宦上鹿颍悦馊堑蒙瞎俨幌玻霞壊挥眠€禮。
但皮應舉今日卻離開上座,親自將楊爾銘扶起,還一一給他介紹府衙的佐貳官。
又親自給楊爾銘介紹府衙六科、承發(fā)科、架閣庫、經(jīng)歷司、鋪遞房等司吏,算是給足了楊爾銘面子。
“錦仙(楊爾銘表字)年少有為,在你來上任之前啊,有人跟本官說過,此任桐城知縣恐怕是本朝開國以來最年少的知縣了,今日一見,才知所言不虛。”
楊爾銘臉上一紅低聲道,“下官一路得各位大人提攜,得名列三甲,實在僥幸之極。”
雖然楊爾銘應對還算得體,但看在龐雨的眼里,直到此時還是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楊爾銘此時已經(jīng)換好官服,眼前這個略顯青澀的初中生確定是新任知縣。
龐雨沒看過統(tǒng)計,但估計明朝這近三百年來,楊爾銘絕對是最年輕的知縣之一。
也可見科舉制度體系是很嚴格的,即便是個小孩子,只要中了進士,吏部就必須給他分配工作。
楊爾銘就是崇禎七年的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今年十四歲,初授就是桐城知縣。
初授官職對日后的升遷有很大的影響,對三甲的進士來說,初授南直隸知縣也是不錯的待遇了,最好的是當御史或者進翰林院當庶吉士,當然名額有限,作為三榜的同進士出身,沒點背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沒有當庶吉士的話,按大明官場潛規(guī)則,日后是不能當閣老的。
不過楊爾銘年紀太小,這些規(guī)則可能對他不適用,十四歲來牧守一方。
就算當滿六年,也才二十歲,到時候升遷的通道非常豐富,既可以往同知、知府一類的升,也有可能往御史的方向去。
萬一是往御史去,無論是地方巡按還是京師的都察院,都前途無量,所以面對進士出身的知縣之時,皮應舉不敢太拿架子,搞不好幾年之后楊爾銘萬一升任巡按,反而成了他的上司。
如果是個舉人知縣,那皮應舉就沒這么客氣了,因為舉人是不可能當?shù)接返模皇窃诘胤较到y(tǒng)升任,也就不可能當皮應舉的頂頭上司。
龐雨也不知道吏部到底是怎么想的,要是依龐雨來安排,反倒是留任京官磨練一下再外放可能更好。
因為無論龐雨怎么看,楊爾銘都像個小孩子,尤其是說話的時候感覺變聲都還沒完成,總有點童音在里面,也許是古代人發(fā)育晚一些,個子也沒到后世初中生的發(fā)育程度。
即便是楊爾銘再有才華,社會經(jīng)驗卻還是需要歲月積累的,而且他這副正太形象,很難在縣衙那群老油子面前樹立起真正的威信。
大堂周圍各科房的人都站出來圍觀,悄悄的低聲議論,有些對著楊爾銘指指點點,捂著嘴偷偷的發(fā)笑,看樣子確實沒有對一般知縣的那種敬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淮北市|
新干县|
沛县|
资源县|
江源县|
息烽县|
昂仁县|
河津市|
渝北区|
邛崃市|
昌吉市|
鸡泽县|
武义县|
武胜县|
安龙县|
射洪县|
扶风县|
红河县|
开化县|
南和县|
米脂县|
攀枝花市|
新营市|
称多县|
浦县|
多伦县|
伽师县|
韩城市|
社旗县|
普陀区|
渭源县|
明溪县|
澎湖县|
温泉县|
德化县|
留坝县|
星座|
崇阳县|
台南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