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鐵血殘明》


    第(2/3)頁

    “此時我曾與先生說過,我營主要在大江沿線作戰,鱗片對肌膚有損傷,必須在里面增加棉衣一類緩沖,夏日氣候無法如此穿戴重甲,恐怕不太合適”“可冬季馬上就要到了。”

    余先生埋著頭,有點害怕的低聲道,“冬季便可穿戴,流寇若是入了河南,明年春季之前大約一定會來,咱們這鱗甲,也是可以用到初夏的。”

    龐雨思索片刻后仔細的看了看余先生,“先生說得好像也有道理。”

    余先生原本有點緊張,因為他的觀點和龐雨并不一致,此時聽了龐雨的話,似乎自己的觀點打動了上司,心中一松接著道,“最要緊是這鱗甲制作起來比鎖子甲便捷,鐵匠打好鱗片之后,鉆孔可以由學徒做,編制和內襯可以由女人做。”

    龐雨有些動容,“先生是去鐵匠鋪看過?”

    “大人交代的事情,小人自然要盡心盡力。

    跟桐城那張滿壽談了,這幾日白天都在鐵匠鋪,知道大致的情形。

    鱗甲鐵片要達到可用,需反復捶打,如此既堅固又輕便,之后在鱗片四角鉆孔,再穿線編織成形,最后才是內襯,其所耗時間主要在鐵片,需鐵匠親自動手,但打制起來也比那環鎖便宜,之后的大可招來學徒現學現做。

    只要不誤鐵匠的工時,便做得快捷,反觀那鎖子甲,所有皆需鐵匠動手,無論一鑲四還是一鑲六,皆甚為繁瑣,此時還在編平板,之后還要成形,更有肩、脖、臂連接,不是熟手的話,恐怕一月難成一件,不敷大人急用,還頗費銀錢…”余先生打開了話匣子,侯書辦和龐丁一直看他,又不停的打量龐雨的神色。

    龐雨待余先生說完,才滿意的笑笑。

    這個余先生主理鎧甲只有十天的樣子,但能看出來是去下了功夫的,而且提出了他自己的見解,并非是那種呆板做事的人。

    回想了片刻后問道,“先生是浙江諸暨人?”

    余先生趕緊回道,“小人是諸暨人。”

    “先生以前做過哪些差事?”

    余先生恭敬的道,“小人在諸暨工房、戶房當過書辦,之后又去過府衙的戶科,跟兩位紹興的先生學過五年。”

    “原來如此。”

    龐雨點點頭,他記憶中紹興確實出這類實務型的人才。

    與龐雨的印象有偏差的是,此時還沒達到清代那樣紹興師爺遍天下的程度,但在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已經有大量紹興人幫助官員處理實務,特別是在京師的戶部,這種財會人員基本被紹興人壟斷,技能傳授也在紹興人的范圍,這是清代紹興師爺形成的基礎。

    但余先生提的方案跟龐雨的預計有比較大的差別,在長江沿線通用性最好就是鎖子甲,鱗甲一旦到了夏天就無法使用,特別是在五月至八月,龐雨自己試過,若是在六月間穿上重甲,站十分鐘就基本沒有戰斗力了。

    重量至少在四十斤,桐城甚至造出過六十斤的,這對行軍是巨大的壓力,穿戴又頗為耗時,面對以騎兵為主的流寇時,一旦遭遇舒城那樣的突襲,這些重甲兵還沒穿戴好可能就崩潰了。

    侯先生咳嗽一聲,打破了堂中的安靜,他對著龐雨低聲道,“若是造了這鱗甲,天熱之時這些兵將便無法出戰,總不成再給他們一人配一件鎖子甲,屆時豈非耗費更多。”

    龐雨抬眼看了侯先生,“那侯先生的意思是怎么造?”

    侯先生一愣,他只是想反對余先生的方案,至于最后要怎么解決問題,卻并沒有考慮。

    余先生泰然自若的道,“鎖子甲還有一項,屬下問過守備府中老人,平日要時常除銹,這大江邊潮濕,若是堆疊存放,便銹蝕在一起。

    必須兵丁時常打磨,頗為耗費兵將體力。”

    侯先生對此沒有想過,一時無法反駁,只得悶聲退了下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靖宇县| 鲁甸县| 崇文区| 呼和浩特市| 梧州市| 轮台县| 班玛县| 青神县| 岳阳市| 长阳| 昌宁县| 南通市| 萨嘎县| 驻马店市| 保定市| 上栗县| 册亨县| 剑阁县| 克山县| 新宁县| 乡城县| 宁晋县| 长岛县| 罗甸县| 前郭尔| 怀来县| 清徐县| 临西县| 水富县| 冕宁县| 南漳县| 洞口县| 花莲县| 伽师县| 蓬溪县| 砀山县| 濉溪县| 长治市| 新津县|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