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戰報-《鐵血殘明》
第(2/3)頁
方孔昭揮揮手道,“如今滿街都是賣這時報的,從門前過時讓人買了一份。”
方以智哦了一聲,略微有點尷尬。
方孔炤略有些奇怪的看他一眼,“復社不是與這龐守備一起辦的時報,這印什么東西上去,難道你們復社不知道?”
“稟父親……以前原本是如此,復社要刊那些時文上去,都是兒與吳應箕他們一同定下,若是有些拿不準的,便送去二張那里定奪,只是近來流寇臨江,便沒空去理會了。”
方孔炤看著手中的報紙道,“那復社只是定了復社的稿子,上面那些神怪小說、北峽關大捷、流寇動向之類,便是龐守備自己放上去的,你再看這一刊,雖名為戰報,實則又有些其他文字。”
方以智拿起細看了一下,這次加刊只有平時一半大小,上半部分都是守備營浦子口破敵的戰報,下面部分則是和州屠城計略,其中就有那劉秀才的經歷。
“這劉秀才果真是復社的?”
“這倒確實不曾聽過,但復社近年來社友遍天下,我沒聽過也是尋常。”
方孔炤微微笑了一下道,“天下士子對復社趨之若鶩,入社卻多半是沖著科舉來的,想走二張薦舉的捷徑罷了,好好一個文社多了些功利意味。
聽說那蔣臣便靠了張溥的請托,入了朝廷的賢良方正科?”
方以智聽了埋著頭,父親言語中是對自己有所告誡,到南京之后確實沒太認真預備科舉,反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社事活動上,父親是暗示不值得為社事花費太多時間,只得回道,“我也聽聞了此事,聽說便要入京去。”
方孔炤站起身來,緩緩走到他身邊道,“本朝以科舉為重,此為朝廷重器,絕不會操持于他人之手。
有人走了捷徑一時能趕到前面,那腳下卻是空蕩蕩的,我兒還是要走堂堂正途,每一步走得踏實,無論如何起伏總歸有沖天之日。”
“謝過父親教誨。”
方以智低聲應了,他知道父親是有感而發,他抬頭看看方孔炤,“還沒賀喜父親復起在即。”
“此事你心知便罷,復起大約也是在南京,總歸是踏實的一步,但落定之前勿要對人言。”
方孔炤拿起手中的報紙,“士子為科舉親近復社也罷了,這龐班頭登這劉秀才的事所為何來?”
“龐守備西學精通,練兵打仗也是頗為在行,浦子口大捷若是真的,便是解了南京之危,今日城中四處流傳,方才回來途中已聽過數次安慶龐守備之名。”
方孔炤抬頭看向方以智,“龐守備打仗的本事,是有那么一些的,去年守桐城便可知之,但這戰報之上,以你看完他和州紀略,最記得是哪一處?”
“大江銀莊。”
方以智脫口而出,“原主已死卻仍尋到其后人,不但歸還存銀,還給了三年的利錢,五百兩三年有一百兩利錢,也照數給了,利錢雖不多卻貴在可靠。
其又將劉秀才送到南京,令劉家血脈得全,又不可以利錢多少計較了,全靠這銀莊的信義。”
方孔炤失笑道,“為父初看亦是同樣,再細想一下,這安慶的大江銀莊必是龐守備開的了,此便是他的圖謀,也不過就是個銀莊罷了。”
方以智遲疑一下之后道,“想來他也是想放京債,是以專門寫給復社的社友看的,入京之時有銀錢不足的,或是待他們科舉得中之后,向那大江銀莊舉京債。”
方孔炤把那戰報放在桌案上嘆氣道,“除此無他,這便是小班頭不讀書,即便當上官破了賊,也只知這些旁門左道,貽笑大方爾。”
……“這些流寇的尸首,讓小哨船帶過江去,進不了城的話,就架著尸體圍城轉一圈,把我這面旗幟打起來。”
萬峰門外一處大宅院的西廂閨房中,龐雨一邊說著話,一邊翻動手中的旗幟,上面繡著“安慶守備龐”五個大字,這是為了宣傳所用趕制的,要說起來,龐雨最喜歡浦子口這種商業市鎮,只要你給銀子,一晚上就把旗幟趕出來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四会市|
靖西县|
特克斯县|
盐亭县|
潢川县|
临漳县|
昆山市|
绥宁县|
崇礼县|
铜川市|
交城县|
大冶市|
荣昌县|
鹤庆县|
怀来县|
遂川县|
宜良县|
思南县|
滦南县|
张家口市|
海阳市|
原阳县|
绥芬河市|
宜宾县|
蓝田县|
罗江县|
昭觉县|
松滋市|
南丰县|
莆田市|
黄山市|
濉溪县|
惠东县|
调兵山市|
偏关县|
张掖市|
建水县|
承德市|
嵩明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