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時-《鐵血殘明》
第(1/3)頁
“我大清國擁天下無敵之雄兵,當四方之歸服,去歲更得元朝玉璽,而南朝舉國擾攘,此乃天命攸歸,吾皇順應天意開國上尊,然昨日祭告天地之時,李朝使臣無禮不肯跪拜,臣伏請皇上順勢而為,待上尊號禮畢,即舉兵征討朝鮮。”
遼東沈陽崇政殿,這座具有獨特的四方形殿柱的崇政殿是皇宮的核心建筑,皇宮興建于天聰年間,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后,并未住進與努爾哈赤以前的汗王宮,而是擴建了四貝勒府,到天聰十年已經頗具規模。
這座大殿就是他平時理政的地方,但今日空曠的大殿中卻只有三人,一名身穿龍袍身材高大的男子高坐龍椅,正是剛剛開國的大清皇帝皇太極,龍袍是昨天剛穿上的。
御座之下右側一人剛剛說完,他不敢抬頭看皇太極,在埋頭之前偏頭觀察了一下身旁的魁梧男子。
上座的皇太極低低的嗯了一聲,并未立即表態,眼神落在御案上的一方玉璽上,像是在思考什么,殿中兩人不敢打擾,一時空曠的大殿內十分安靜,連殿外也是鴉雀無聲,似乎整個皇宮里都沒有人一般。
皇太極摩挲著手上的鹿角扳指,這個鹿角扳指已跟隨他多年征戰,雖然已不需要他親自上戰場,也早有更高檔的玉扳指,但這個扳指他仍常戴在拇指上。
在他最初即位的天聰元年,后金內部經濟凋敝物價飛漲,外部四面受敵,戰略形勢極度困窘,而在十年之后,后金對內改革了八旗軍制,建立了以六部為基礎的政務系統,社會總體穩定,對外已經收服漠南蒙古諸部,不但搶到林丹汗的玉璽,連他的幾個老婆都搶了過來,蒙古方向成為安全的側翼,對明國的北方邊界形成合圍之勢,東側曾盛極一時的明軍東江鎮茍延殘喘,朝鮮成了后金的兄弟之盟,對大明的整體戰略形勢完全扭轉。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已不滿足于割據一方,于昨日接受尊號“寬溫仁圣皇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元年,擺出與大明平起平坐的姿態。
從遼東大山中殺出的建州部,處于一個新的轉折時期,雖然形勢大大改善,但與身邊的龐大的明國相比,剛立國的大清沒有犯錯的余地,每一步都需要他小心謀劃。
片刻之后皇太極微微抬起眼神,“范章京以為如何?”
被叫到的另外一人,立刻要跪下說話,皇太極一擺手道,“范章京尋常奏對仍如以往,不要因朕上了尊號,就多了生分。”
“奴才領旨。”
那人緩緩抬起頭來,大約四十歲的年紀,正是皇太極最信任的漢官范文程。
他本是撫順人,曾祖范鏓曾官至兵部尚書,在后金攻克撫順時,因是官宦之后,被努爾哈赤收留,但其地位并未進入后金的高層,皇太極即位后進入書房辦事,在第一次入口之戰中守衛遵化立功,之后在大凌河招降西山明軍約兩百人,皇太極將這兩百人賞賜給他,從此進入實力奴隸主的階層。
從皇太極即位至今,在歷次征戰和與后金內部博弈之中,范文程積極出謀劃策,顯露了超出他人的才華,已獲得皇太極重用,在寧完我剛剛被貶的情形下,隱約成為了漢官第一人。
范文程身材高大神態安靜,他用平穩的聲調回道,“奴才以為,我大清以武立國,皇上建國上尊號,在最肅穆的祭天地大典之上,所有參與眾人之中,只有朝鮮使臣不肯跪拜,是為挑釁,若不予以征伐,則我大清威嚴無存。”
皇太極輕輕點頭,旁邊的鮑承先眼角看到,又將頭低下一些。
范文程略微一停,見皇太極首肯之后接著道,“除卻昨日公然違逆,我大清與朝鮮糾葛已久。
自天聰元年皇上首征朝鮮,逼迫其簽訂兄弟之盟,然十年來其自稱與南朝乃父子之國,收留遼東逃人,阻攔義州及會寧互市,拖延歲貢貢品,朝鮮仍實貌合之鄰。”
“臣附議范章京。”
鮑承先躬身道,“僅互市一項,原本議定的義州兩年一市,朝鮮拖延推諉,至六年方開兩市,會寧互市則從未準開,我朝所需耕牛、棉布、絲綢、鐵器無從購買。”
皇太極聽罷道,“鮑大學士所言,亦是朕痛恨之事。”
鮑承先心頭一緩,總算得到皇太極的肯定,雖然程度并不太高,但對于目前環境來說,已經能讓鮑承先滿意。
他心情放松之后接著說道,“此前為吊唁朝鮮王后,皇上特遣英俄爾岱、馬福塔往朝鮮,順議上尊號之事,然則李倧不但不予接見,甚至不接收皇上親筆信,在議政府派兵監視我使團,英俄爾岱等人不得不搶奪馬匹逃出議政府,實損我大清顏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平邑县|
泽普县|
永善县|
惠水县|
三明市|
偃师市|
从江县|
潞城市|
余庆县|
台南市|
皮山县|
闵行区|
新乡县|
商水县|
安陆市|
富裕县|
格尔木市|
彭阳县|
黔江区|
柘城县|
泰州市|
观塘区|
太白县|
商城县|
柏乡县|
邛崃市|
怀柔区|
外汇|
上林县|
威海市|
永登县|
兴国县|
哈尔滨市|
靖远县|
高要市|
英吉沙县|
周口市|
云浮市|
从江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