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還錢-《謀斷星河》
第(1/3)頁
宏威二十年七月十六日,商戰開始的第四天,遼王手里已經徹底失去了負隅頑抗的資本,再也無法狙擊徐銳所需的工業原料,長興商場上的最后一塊陣地也被徐銳徹底拿下。
然而長興城的經濟局面卻沒有隨著遼王的戰敗有任何改觀,通貨膨脹就好像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徹底失去了控制。
一方面當銀票徹底淪為廢紙之后,現銀交易便自然而然地被百姓從棺材里們抬了出來。
但就算到了現在,只要被錦衣衛發現使用現銀者一律沒收、重罰,以至于商務部的政策與百姓們的恐慌及需求形成越來越大的矛盾。
另一方面,為了繼續促進局勢緊張,讓徐銳弄出來的爛攤子再爛一些,遼王依舊堅持讓直隸駐軍截流各種商品,繼續推高長興城的物價。
長興城就好像一座被千軍萬馬包圍的孤城,與外界失去了聯系,以至于供求關系徹底失衡,讓局面進一步惡化。
就這樣,金融第一次在這個世界展示了自己恐怖的威力,僅僅四天時間便將一直趨于穩定的大魏經濟徹底打亂,甚至來到了崩潰的邊緣。
壓榨必然帶來反抗,憤怒的百姓,以及無緣無故失去大量財產的達官貴人們紛紛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擊。
除了朝堂上彈劾徐銳的奏章如雪片一樣飛往南書房外,長興城光十六日這一天就先后發生了數十起百姓暴亂,單單遼王府就被沖擊了四五次之多,最后不得不讓王懿調一支禁軍守在王府門口,以應對迅速惡化的局面。
這一切的背后當然少不了遼王集團的推波助瀾。
不過與朝堂不同的是,《長興日報》經過幾年的潛移默化,已經在民間取得了絕對的話語權。
遼王想要火上澆油,卻不得不默認自己安排的暴亂也得打出將他當作罪魁禍首的旗號,甚至稱他為扒皮皇子,不知遼王在府中聽著自己安排的人罵自己會是怎樣的感受?
局面正在滑向失控的深淵,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是什么模樣。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徐銳身上,因為他醞釀的這場風波已經發展成了大海嘯,如果無法控制,那么這場大海嘯也將把他吞沒。
而同樣是在十六日這一天,國家審計署成立的當天便依照圣旨派了一支審計組進入戶部清查賬目。
要說杜若的確是個干吏,他在六部混跡了大半輩子,尤其在戶部的時間最長,至少在做賬方面手段疊出,嚴絲合縫,就算是與賬目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資深老吏都看不出半點破綻。
可是杜若沒想到他面對的不是傳統的官吏,而是一群精通現代財務和審計制度,對各種欺上瞞下的花樣了如指掌的專業團隊。
僅僅半天時間,杜若自以為“固若金湯”的賬本便被審計組查得千瘡百孔,更可怕的是審計組所用的手段還是杜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說是令他大跌眼鏡也不為過。
其實除了運用現代財務和審計方法來核對賬目之外,審計組能那么快查出問題,和徐銳也密不可分。
打從回到長興城開始,徐銳便明白戶部是遼王集團最堅固的大本營,早就針對著做了很多工作,早已掌握那些可能出問題的軟肋。
可以說審計組進駐戶部本就是帶著任務去的,目標十分明確,效率自然就高得嚇人。
到十六日下午,杜若千般掩藏的那一億多兩拆借款已被瘋狂攻城掠地的審計組挖了出來。
一開始對這筆下落不明的巨額拆借款杜若卻并不十分擔心,因為他早就想好了借口,民間放貸,為充盈國庫盡一份力。
雖說自打帝國央行成立之后,宏威皇帝便下過旨意,要求戶部將所有白銀存入央行,作為準備金,一切貸款業務交由央行進行,杜若的這個理由本身便是違規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丽江市|
婺源县|
新干县|
宁陵县|
通化市|
施秉县|
金山区|
沽源县|
四平市|
班玛县|
鹤庆县|
仙游县|
买车|
修武县|
海阳市|
宁城县|
辰溪县|
克山县|
贺兰县|
南江县|
镇巴县|
博客|
疏勒县|
海淀区|
阿拉善右旗|
柞水县|
沽源县|
乌拉特后旗|
喀什市|
巴中市|
建平县|
镇江市|
瓦房店市|
巴马|
晋中市|
宾阳县|
通辽市|
忻州市|
石阡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