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修行其實和治理國家、治理自然環境很相似,每一個人其實就等于是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大家分工合作,如果那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其他部分就要去補救,若無法補救,那身體就會生病。 不過人生病可以去醫院找外部干預,但國家生病卻很難找什么外部來干預,只能進行自救。 當然,現在的情況不是要自救,而是要萬眾一心突破一個難題。 現在吳歌正在進行的這種操作有點像某些天才喜歡干的腦力訓練,比如某些喜歡裝逼的人就喜歡每天進行一次智商測試題,然后看著自己的分數一點一點變高,接著出門就跟別人吹自己智商多高多高。 但你天天刷題,把題目都刷了個遍,那分數肯定是會一點一點提高的,連這點常識都沒有,還出來炫耀,那說明智商真不怎么樣。 這只是吳歌的內心調侃,別看他表面深沉的樣子,但內心還是會經常吐槽別人的。 吳歌所做的這種事情就是社會團體性質的腦力訓練,這種訓練其實很常見,但沒人敢把全人類看作一個個體來搞。 在吳歌提出第一個任務后的第十五天,就有科學家陸續找到了造紙的方法,而奇葩的是,這些科學家的造紙方法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是直接把自家的木質桌子給拆了,少部分人則是把包裝紙給攪碎,有的人則是搞得極為復雜,比如把絲綢抽成絲,然后編成新的薄布來當紙。 這些人中有的連紙張是什么都沒搞清楚,他們只是初略地知道那是古代記錄文字的東西。 以吳歌的角度來說,這些科學家自然是鬧出了不少笑話,但對于科學家自己來說,他們倒是挺引以為豪的,畢竟不管用什么方法,制造出“紙”來就是勝利。 第一個任務結束,第二個任務立刻開始了,這次發明一種新的文字。 第二個任務一發布出來,科學家場面頓時失控,各大網站立刻爆炸,很多不是科學家的人也表示要來參加這個任務。 發明個新的文字嘛,有什么難的呢?誰不會啊? 當吳歌提出,這次不是比誰快,而是比誰發明的文字更容易記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