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80年代開始,好萊塢八大開始一系列的資產重組。 第一個倒下的是聯美,1981年被米高梅收購,所以現在應該是七大。 派拉蒙被雷石東的維亞康姆收購,時代收購了華納兄弟,又跟美國在線合并,成為時代華納集團。 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20世紀福克斯;加拿大的酒業大亨西格萊姆收購環球公司;索尼收購哥倫比亞。 有兩家是外國資本。 再說“獨立電影”的定義,并非指電影類型,一是成本低,二是在大廠壟斷之外。 90年代以前,大廠對獨立電影排擠打壓,90年代之后,風向轉變。 因為獨立電影界涌現出一大批青年才俊,頻頻拿獎的同時,還能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市場越來越接受。 而大廠需要這些作品來補充自身結構,遂建立自己的藝術分部,并收購這些制片公司。 比如索尼創立了索尼經典,迪斯尼收購了米拉麥克斯,時代華納收購了新線,20世紀福克斯創立了探照燈,環球收購了十月電影公司等等。 獨立制片公司體量不足,或破產消亡,或抵擋不住巨頭侵吞。當然也有活下來的,并成為一方大佬——獅門影業。 總而言之,好萊塢就是以七大為核心,以若干依附于核心的公司為基數,再輔以若干底層制片公司的結構。 ………… 仙人掌,就是這么一家底層的獨立制片公司。 當許非幾人到來時,簡直慘不忍睹,感覺連公司招牌都是歪的。logo無精打采,灰暗無光。 阿楚道:“要不要換個名字?” “不,仙人掌很好,有刺才能扎人。” 許非進去,只見員工十幾人,擠在兩間屋子里,外加一個還算體面的小房間,算接待室。整體價值可憐,一百多萬美元收購,主要是一批拍攝器材和辦公設備。 好萊塢最值錢的什么? 不是明星大導,不是王牌制作人,甚至不是資本,而是片庫。確切的說,是基于版權的各種ip開發。 沒有片庫的公司分文不值! 因為好萊塢的套路就是,拍一部片,票房火爆,續集立即接上。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若發現市場審美疲勞。 馬上停止,冷藏幾年再重新啟動。 此外還有音像制品、周邊衍生品、電視播放等等可以擴大收入。比如《蜘蛛俠》,一個ip吃了二十年都沒吃完。 國內這方面就差,甭管多好的片,都是一波流帶走。 “ok,伙計們看這里!” 杰瑞拍了拍手,充當狗腿子角色:“這幾位就是母公司派來的高層人員,要與我們共事一段時間。 先報告一個好消息,我們要啟動一部新片,呃,是商業片……” “狗屎!我就說他們不懂電影!他們要把我們拉過去,配合那個大鼻子小丑取樂那些三流觀眾!” 第(1/3)頁